搜尋條件: 人際互動

顯示第 819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41

50後,不是老來憂鬱而是大自在!無需勉強、活得愈來愈像自己,找回人生自由與樂趣

tCol 2021-01-22

偉文隨筆

50後,不是老來憂鬱而是大自在!無需勉強、活得愈來愈像自己,找回人生自由與樂趣

在文學作品中常將人的一生比喻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不同的時節,西蒙波娃認為這是很老套的描述,因為自古以來,在繪畫或各種作品中,都一再重複著這個老調。

閱讀更多

人過中年,不選擇也是種選擇!接受每個境遇、機緣,不管幾歲,人生都能重新開始

tCol 2020-12-25

偉文隨筆

人過中年,不選擇也是種選擇!接受每個境遇、機緣,不管幾歲,人生都能重新開始

假如有一天,你的生命中出現了『旁白』,這個聲音一直在你耳朵旁嘮叼著,這個聲音描述著你的人生,掌握著你的一舉一動,甚至還預言你的未來…這時候你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獨立的人,能專注有興趣的事,感受氣定神閒!50後的成熟,是一個人更能承載住自己

tCol 2020-12-24

蘇絢慧

獨立的人,能專注有興趣的事,感受氣定神閒!50後的成熟,是一個人更能承載住自己

英國媒體BBC在二○一八年有篇關於〈孤獨的五個誤解〉文章中,提到社會神經學家約翰•卡西奧普(John Cacioppo)認為:「孤獨感是來自人類進化的結果,目的在於促使我們改善與他人的關係。用口渴感來比喻,你要是感覺口渴,就會去找水來喝。你要是感到孤獨就會去接觸他人。千百年來,人類一直過著群居生活以保證安全,因此與他人保持聯繫是一種生存機制。」

閱讀更多

合不來的關係,我決定不再勉強彼此!「斷捨離」不適合的那些人,只留想深交的朋友

tCol 2020-12-11

石原加受子

合不來的關係,我決定不再勉強彼此!「斷捨離」不適合的那些人,只留想深交的朋友

人際互動 可分為正面與負面兩種。然而,只有在正面的互動關係下,才可能產生想幫助對方的心情,而這是出於「自己想這麼做」的動機。雙方若對於「幫助」或是「被幫助」都能感到愉快,就能產生安心感、滿足感與信賴感。若是少了這種樂於助人的心情,只會建立無法心意相通的負面關係。

閱讀更多

父母過世,他辭職照顧頓時一無所有 諮商心理師:照顧雙親前,4個風險辭職前先想想

tCol 2020-11-20

陳乃綾

父母過世,他辭職照顧頓時一無所有 諮商心理師:照顧雙親前,4個風險辭職前先想想

身為子女,家中長輩如果生病了需要有人隨側照顧,很多孝順的晚輩很可能會辭職回家照顧家人。但是,看在諮商心理師的眼裡,這個決定是讓人擔心的,照護路雖漫長,但總有結束的一天,到時能否順利接軌重返原來的人生,的確是個問號。

閱讀更多

50後的簡單,是滿足、幸福!做到3個「放人生」,放自己和別人生路,讓大家都好

tCol 2020-10-14

王健宇

50後的簡單,是滿足、幸福!做到3個「放人生」,放自己和別人生路,讓大家都好

常聽人說哪種個性會造就哪種結果, 同樣的話語用在疾病上面,也有些道理。遭遇疾病時,不妨多用3C角度去思考,也就是「遇到機會(Chance),要不要做出選擇(Choose),要不要試著改變(Change)」,讓身體有好轉的機會。

閱讀更多

合適的伴侶,很重要!妻子:結婚56年,他讓我放心做自己,成為我最重要的支柱

tCol 2020-07-15

黃柏威

合適的伴侶,很重要!妻子:結婚56年,他讓我放心做自己,成為我最重要的支柱

回到古老經典裡的字句:「人單獨生活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合適的伴侶來幫助他。」(創世記 2:18)再次細看,你會發現它說的是「單獨生活」不好,而非「單身」不好。這兩者的區分,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澄清自己對於親密關係的思考。

閱讀更多

情緒憂鬱、個性改變要注意!醫師8招遠離失智,健康慢老才有幸福人生

tCol 2020-06-16

林芷揚

情緒憂鬱、個性改變要注意!醫師8招遠離失智,健康慢老才有幸福人生

隨著年紀漸長,當長輩出現個性、情緒上的明顯變化時,不少民眾都認為是「老頑固」,誤以為年老後都是如此。事實上,許多變化可能是失智的警訊,而非正常老化現象,提醒民眾提高警覺,並調整生活習慣、降低失智風險,才能享有健康、精彩的老年生活。

閱讀更多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李偉文醫師:避免腦神經退化、失能,注意4件事

tCol 2020-05-07

李偉文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李偉文醫師:避免腦神經退化、失能,注意4件事

身為牙醫師,我當然會說牙齒保健很重要。有牙齒才可以好好咀嚼吃東西,消化好、吸收好,身體自然好。吃也是生活的享受、快樂的來源。牙齒更是門面,牙齒美觀,表情豐富靈活且說話清楚,對 人際互動 亦有幫助。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