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7
陳晉興, 陳保中
為什麼肺癌確診時,大多已進入第3期、甚至第4期?無聲無息的早期肺癌,該如何達到早期發現、及時治療的目標?
閱讀更多
2020-12-28
賈大成
急救顧問表示,雖說猝死來得突然,猝不及防,但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有些猝死患者在事發前,身體會發出預警信號...。
閱讀更多
2020-12-03
李易紓
不忌口又能維持體重,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狀態,在不久的將來,民眾就能把「天然植物小分子」吃進去,除了輕鬆控制體重外,還能改善血糖、脂肪肝,提升免疫力!周四(12/3)在2020台灣醫療科技展上,長春藤生物科技舉辦研究發表會,針對再生醫學如何在體重控制,以及周邊血幹細胞的應用進行討論。
閱讀更多
2020-10-22
李易紓
間質性膀胱炎好發中年女性,病因不明,頻尿、尿急、夜尿、下腹疼痛是常見症狀,讓生活品質大受影響,苦不堪言。除了生理之外,患者更常因為此疾病,心理被創傷。醫師表示,目前治療方式以手術或玻尿酸療法外,也可以透過中樞神經生理回饋 儀器 ,由心理師教導學習中樞神經放鬆技巧。
閱讀更多
2020-09-23
李易紓
隨著年紀漸增長,膝關節偶爾會不給力,出現疼痛或僵硬感,尤其是一早起床最嚴重,起床活動後不舒服感會減少,但是在晚上又會再發作,物理治療師表示,這種症狀多為退化性關節炎。由於膝關節退化是不可逆的,如果不接受治療,症狀只會越來越嚴重,建議在接受治療的同時,也可利用3個動作,來緩和膝蓋痛和減少復發機率。
閱讀更多
2020-09-16
李易紓
40歲後開始迎向熟齡人生,你我偶爾會出現肌肉疼痛的小毛病,包括慢性肌肉痠痛或是退化性、慢性關節炎等,都是常見的困擾,跑復健科可能也變成日常,現在有一種熱磁療設備,就是專門用來修復肌肉骨骼痠痛。
閱讀更多
2020-09-14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院長陳建志醫師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陳建志院長表示,日前有一位42歲林姓婦女主訴,覺得渾身不舒服,這裡痛那裡也痛,胸悶又心慌;明明已經久睡,疲憊感卻始終揮之不去,在住家附近看門診也找不到病因,想起正值農曆七月,便去廟裡收驚。陳院長特別提醒,這些找不到原因的種種症狀,不知道要掛哪一科的時候,或許是自律神經失調搞的鬼,甚至有些醫師認為自律神經失調不算一種病。
閱讀更多
2020-08-26
楊雅馨
若你重視保健,定期做過不同醫院的健檢,認真看過健檢報告,可能會產生疑問:同一個項目,為什麼各家參考值不一樣,有無統一標準?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健康?
閱讀更多
2020-08-14
林芷揚
62歲黃先生原在貿易公司負責進出貨工作十多年,受疫情影響遭裁員後,與太太商量,決定二度就業,於工廠任職。不過,上班已經超過一星期的他,對於簡單的機械性動作仍經常出錯,乍看似乎是失智的症狀,就醫檢查後,實際上是罹患了非典性憂鬱症。
閱讀更多
2020-07-31
楊雅婷
30歲李先生因第一型糖尿病,造成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多年,幾年前因右眼玻璃體出血接受玻璃體切除手術,術後視力恢復良好。但最近頻頻抱怨眼前罩著一層霧,影像變得歪七扭八,原以為是眼內再出血,故至嘉義長庚醫院眼科就診。
閱讀更多
8/ 17
第 8頁,共 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