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1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
編按:新加坡在後疫情時代,重新對外開放、在東南亞地區取消旅行限制,很大程度上已經恢復疫情流行前的日常。不過,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五一勞動節的談話指出,全球通貨膨脹居高不下、各國央行緊縮政策,新加坡必須為更多的經濟挑戰做好準備,他也警告,明年全球經濟可能面臨衰退。李顯龍說因為俄烏戰爭,為新加坡年初原本抱持謹慎樂觀的新冠疫情復甦前景蒙上陰影:「新加坡人已經感受到戰爭對生活成本的影響,新加坡每年因為能源價格上漲,而遭受80億新幣(約454億港元)的打擊。」(原文刊登於2022/4/26,更新時間為2022/5/1)
閱讀更多
2022-04-25
林依榕整理
台灣本土疫情持續突破單日5000人確診大關,今(25)日本土新增病例為5108例、113例境外移入(10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無死亡個案。確診人數不斷擴大,為了防疫同時讓社會正常運作,行政院長蘇貞昌24日同意將居家隔離改為「3+4」新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5)日記者會說明,除了居隔新制改為3+4外,確診者的回報、密切接觸者的匡列,相關規定都有大變動。另外,現在確診人數多、足跡也多,陳時中說,公布足跡意義不大,反而會因為沒辦法調查得完整,而認為某些足跡安全,因此原則上不再公布。
閱讀更多
2022-04-07
郭美懿整理
本土疫情多點爆發,7日新增個案逼近400例,為因應可能擴大的社區傳播,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放寬居家隔離(居隔)規定,包括1人1室、同戶可居家隔離、清消可共用衛浴、境外移入不適用、加強衛教與清消等5大原則。未來只要每次使用浴廁後都能適當清消,就可以在沒有獨立衛浴的個人專用房內隔離;而若所有同住人都被匡列,就可以同戶隔離。
閱讀更多
2022-02-11
劉煥彥
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COVID-19)進入第三年,全世界累計確診超過4億人,但曙光要出現了嗎?以重災區美國為例,累計死亡人數在2021年12月中超過80萬人,上周春節連假期間更突破90萬人。照這種速度來看,幾乎可以確定,今年上半年美國累計死亡將突破100萬人!然而,從美國、歐洲到亞洲,一些國家紛紛開始降低防疫管制,或準備有條件開放國門。部分美國專家認為,造成全球數千萬人死亡的1918全球流感大流行(又稱西班牙流感)經驗,特別是其進入第三年在美國的狀況,或許可從中看出新冠肺炎進入第三年的可能變化。簡單來說,未來新冠肺炎可能變得更溫和,朝向流感化的方向前進,但若大家輕敵、沒做好該做的防疫措施,疫情仍可能出現區域性的反撲。
閱讀更多
2022-02-07
林信男
「我們已經準備好,走出冠狀病毒的陰影。我們要對(防疫)限制說再見,迎接疫情前的生活。」1月下旬,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宣布,自2月1日起,除 入境 相關規定外,該國將解除包括戴口罩、進出公共場所須出示疫苗接種證明,以及限制餐廳、夜店營業等防疫措施,進入「與病毒共存」的生活模式。
閱讀更多
2022-01-19
張家麒
國內本土疫情升溫!群聚感染有往外擴散的情況,讓外界相當擔憂。對此,北市立聯醫忠孝院區消化內科醫師陳昶宇表示,以Omicron的感染傳播力來說,擋得住是運氣好,擋不住才是正常!他認為,過年前後是個重要關卡,盡量避免同時太多人的接觸,譬如:少參加大型尾牙餐會,或減少過年期間親朋好友多人聚會,能一定程度上減緩Omicron傳播,但「指揮中心可能動輒得咎怕得罪人,看起來不太願意明說,民眾就只能自行體會拿捏分寸了!」
閱讀更多
2022-01-07
蕭婷方
世界疫情再起,隨著年節國人返鄉人潮強勢進入台灣社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6)日更鬆口,Omicron病毒已經進入本土社區,「有幾波傳染可能性」,台灣的防疫韌性再受挑戰。據衛福部統計,至今日為止,Omicron確診者累計已達150件。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本土感染12名確診患者、境外移入138例個案,全數都完整接種2劑疫苗、屬於突破性感染。指揮中心目前以擴大匡列隔離、採檢,及調整第3劑接種策略因應。不過,公共衛生專家、長庚大學副校長許光宏提醒,當境外移入確診個案越來越多,防堵境外戰場延伸就是重點,「現在社區已經有個案( 入境 逾14天後才發現確診者)才要出來了!」若未儘速建立返國旅客流向追蹤機制,恐成防疫破口。
閱讀更多
2021-08-23
彭南元法官
大陸來臺的新住民,在臺灣本來就處於比較敏感的地位;雖然同文同種,但生活習慣與文化水平的迥異,夫妻雙方對婚姻的圖像落差大,維繫大不易。這些年,隨著中國大陸的崛起,兩岸矛盾叢生,在在都影響了尋常的婚姻角力。例如,本文中指出,在調解或開庭時,男方就不時流露出一些歧視污衊女方之語,諸如「一旦離婚了,希望她立刻離開臺灣,放棄中華民國國籍,滾回大陸去,永遠不准回來。」案例中夫妻雙方都有外遇,各自婚外生活璀璨,只是苦了夾在中間的孩子。因此,案子不算複雜,但調解委員責任重大,處理棘手與耗時甚久。經過多次調解、諮詢和法官開導,要怎樣取得最美善的結局?
閱讀更多
2021-08-13
老黑看世界
FIRE有兩種:瘦FIRE和肥FIRE。瘦FIRE是指極度省吃儉用,甚至過嬉皮般的生活,重點在「少花錢」;肥FIRE則維持正常生活水準,重點在「多賺錢」和「投資理財」。
閱讀更多
3/ 16
第 3頁,共 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