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8
艾爾文
面具戴久了最怕拿不下來,批評聽多了最怕走不出去,這個世界常迫使我們變得不像自己,難過的是,有天想找回過去,卻也忘了原來的自己。所以,趁著還有力氣時,我們都該把喜歡的自己記在心裡,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想去哪就去哪,想握住什麼就不要輕易放棄。不要忘了,別人的眼光無法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試著勇敢的做自己,然後成為快樂的你。
閱讀更多
2020-12-11
石原加受子
人際互動可分為正面與負面兩種。然而,只有在正面的互動關係下,才可能產生想幫助對方的心情,而這是出於「自己想這麼做」的動機。雙方若對於「幫助」或是「被幫助」都能感到愉快,就能產生安心感、滿足感與信賴感。若是少了這種樂於助人的心情,只會建立無法心意相通的負面關係。
閱讀更多
2020-12-10
田臨斌(老黑)
人人賦予他人身分標籤的結果,就是人人都為自己在別人眼中身分定位不斷奮鬥,因而產生焦慮。
閱讀更多
2020-11-23
艾彼
那樣情急的急救當下,沒有多少人能做出最好的決定,無論如何請放下悔恨,因為有時,選擇真的不多。
閱讀更多
2020-11-22
賴佩霞
關於這一點,我也常常提醒自己:如果別人沒有惡意,就不該給對方冷酷的語氣或臉色。特別是針對自己家人,很多時候他們根本不是來找碴,是來聊天......
閱讀更多
2020-11-20
瑪莉.佛萊奧
首先,我們犯的最大錯誤是把恐懼變成敵人。擋在我們與夢想之間的恐怖大怪物。然而搞不好這想法根本是錯的,而且弊大於利?搞不好這種自然情緒跟我們所學的不符,是在幫助我們,不是在阻礙我們?
閱讀更多
2020-11-19
塔瑪.強斯基
理查的家人堅持他一定要去接受治療。在金融業任職的他,並非唯一對工作感到焦慮的人,但理查的焦慮嚴重地控制了他整個人。他時時刻刻都處在緊張狀態,總是先想到接下來會有什麼問題,而且他再也無法樂在工作了。
閱讀更多
2020-11-02
施昇輝
投資理財的路上,千萬不要相信任何人● 一定要自己判斷,絕不能盲目相信他人。● 找到一個可以相信他的「觀念」的專家,而不必完全相信他的每一次「判斷」。
閱讀更多
2020-10-15
陳雪
任何人,無論多麼深愛,多麼需要, 內心曾經歷什麼樣的傷痛, 都不能把愛情用來取代親情, 不能把戀人視為父母的化身。
閱讀更多
11/ 22
第 11頁,共 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