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7
健康醫點靈
反過來說,只要能改變飲食習慣,不但能遏止代謝變差,還能恢復二十歲、三十歲的「代謝力」,也就是「找回青春」。
閱讀更多
2016-06-02
整理/陳玉華、楊明方
一位是罹癌後,在社運街頭重尋生命力的導演;一位是從偏鄉到首都,閱歷近六千名死亡的安寧醫師。一紙「預立醫囑」,讓兩人激盪出生命思辨,透過尊嚴告別的整理,讓活著的人生更精采、踏實。
閱讀更多
2016-03-17
健康醫療網
一名46歲已婚男性,在大科技公司擔任研發工作近10年,但高壓工作出現嚴重職業倦怠,年後轉職到小公司擔任專案主管;沒想到龐大業績壓力,加上家人不諒解,讓他快 喘不過氣 ,晚上經常失眠,白天又腹瀉、便祕交替,到醫院檢查卻查不出病因,最後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
閱讀更多
2016-01-30
愛在三采閱讀
我的目標要求很容易,這讓我決定花一分鐘來完成,然後就放棄。沒想到,我寫了一千字,這嚇著了我。好幾次我發現到這種人生策略實在太強大,那次的經驗就是其中之一。
閱讀更多
2016-01-21
林思宇
寒舍餐飲集團創辦人蔡辰洋突然心肌梗塞過世,震驚社會。研究顯示,半數以上心肌梗塞患者,在發作前一個月會有或輕或重的胸悶痛狀況;醫師提醒,高危險族群要提高警覺,別忘做心臟電腦斷層,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閱讀更多
2015-11-09
擁抱不完美&故事療癒—周志建
編按:追求了大半輩子,掙了些錢卻來不及享受。辛苦多年,下場不是罹癌,就是各種衰事連連。他中年後方才體悟人生道理,不想晚年得癌症,或是婚姻失敗等結果,真的要提早清醒,體會人生,就像夢一場。
閱讀更多
2015-06-18
李建興、許秀惠
老祖宗說的好,「上醫治未病、中醫治已病,下醫治末病」,在預防重於治療的鐵律下,平日就該警覺身體傳出的訊號,尤其正確理解反映身體機能的數字,才能進行精準的健康管理。一個數字,代表一個密碼,解讀它、看懂它、改善它,健康之道就在其中。
閱讀更多
18/ 18
第 18頁,共 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