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1
彭蕙珍
「這是一個很重要、卻被遺忘的故事。」原本在大學教書的李靖惠,為了拍攝《愛子歸來》紀錄片,決定留職停薪,這2年則是離職,專注做好這件事,她強調:「人的時間很有限,我無法兼顧。」2013年認識紀錄片主角—楊媽媽時,她已經80多歲,李靖惠感受到來自時間的壓力,「長輩題材要和時間賽跑,如果再晚半年我就拍不到了。」花費10年才完成的《愛子歸來》,講的是一群90年代華人移民紐約,因誤入歧途被關在監獄。失去和家人聯繫的他們,遇到來自台灣的楊媽媽,雙方書信往返20年的故事。去年在美國各大影展播映、造成轟動,得到許多大獎肯定。她強調:「我想要還原移民者最單純的 夢想 ,他們懷著美國夢,卻夢碎的境遇。」為了這個故事,10年來她投入億元,她自嘲道:「這些花費在紐約都可以買一間豪宅了。」
閱讀更多
2024-11-01
陳亭均
編按:美國職棒大聯盟(MLB)世界大賽開打,道奇隊奇蹟般的逆轉勝,從原先落後的0比5,一路追平到5比5,又從稍微落後的5比6,將比數超前至7比6擊敗洋基隊,精彩的反轉局面也讓道奇隊奪下今年MLB世界大賽冠軍寶座,也讓日籍旅美棒球巨星大谷翔平,完成生涯 夢想 。大谷翔平跟隨道奇,今年在大聯盟開創「50轟50盜」俱樂部,也在世界大賽擊敗洋基奪下大聯盟冠軍金盃,人生清單再解鎖一項。賽後大谷翔平接受日媒訪問時說,來到新球隊能以最棒的方式結束,「這是最棒的一年、這是完整又很棒的球隊。」他也對球迷說:「你們應援我的聲音都變成我的力量,才能以好的方式來完成這個最棒的球技」。大谷翔平曾在日本花卷東高校時寫下「人生目標表」,像是26歲結婚、28歲長子出生、31歲女兒出生、33歲次子出生,37歲讓長子打棒球、57歲退休、66歲環遊世界旅行等。其中目標26歲拿下世界大賽冠軍和結婚,今年30歲大谷終於實現這2大人生目標!截至現在,他已逐一實現多項原先設定的棒球職涯目標。不少球迷說,看來目前有只有生孩子這個目標,得再多加油了。《今周刊》曾針對他的人物及語錄做過詳細介紹,讓我們一起回顧。(原文刊載於2018/4/12,更新時間為2024/11/1)
閱讀更多
2024-10-29
李若雯
從小到大,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副教授沈伯洋一直都是菁英遊戲的勝出者,但終其一生,他的 夢想 都是能搗毀這場遊戲。於是,他完成了斲斷階級複製的直接實踐:收養一個女兒。
閱讀更多
2024-10-23
謝雪文(雪兒Cher)
20歲沒沒無聞,30歲壯遊成名,40歲的我,反思來時路,逐漸慢慢理出一些屬於我這年紀的中年生活哲學。
閱讀更多
2024-10-22
今周學堂
現今社會有許多人看似擁有高收入,過著光鮮亮麗的生活,但其實可能陷入了「精緻窮」和「月光族」的財務困境。存不了錢除了收入有限、慾望無窮,也因為物價房價高漲,長遠的財務規劃太遙遠,還不如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和享受的心態所影響。結局就是沒有足夠的存款或資產,財務壓力迎面而來。其實,這些問題與財務管理能力,就是「財商」的高低。
閱讀更多
2024-10-17
郭美懿
女星安潔莉娜裘莉2013年因帶有BRCA基因突變,決定進行「預防性雙乳切除手術」,2年後又摘除了卵巢,震驚各界。帶有BRCA基因變異者,終身罹患乳癌的機率高達83%以上,遠高於一般人約13%的機率,罹患卵巢癌等其他癌症的機會也比別人高。如安潔莉娜裘莉的外婆、2位阿姨皆罹患乳癌,母親則死於卵巢癌,外公與舅舅也分別有胰臟癌及攝護腺癌。現年29歲的小瑄,身上也帶有BRCA基因突變,4年前她在澳洲打工度假時,洗澡摸到5元硬幣大小的腫塊,一開始不以為意,3個月卻腫成壘球大小。她急返台就醫,確診為「最惡乳癌」三陰性乳癌4期。而在醫師建議下,她的母親與姊姊也接受基金檢測,證實母親是基因帶原者,有5成機率會把BRCA基因突變遺傳給兒女。醫師提醒,家族中有三陰性乳癌或卵巢癌病史的人,可以考慮進行基因檢測,今年健保已針對三陰性乳癌患者提供1萬點的檢測給付。而健保也有條件補助BRCA基因變異的三陰性乳癌患者,使用口服藥物PARP抑制劑,能降低42%惡化或死亡風險。千萬別因為罹患三陰性乳癌就放棄治療,像29歲的小瑄在抗癌4年後病情穩定,今年暑假重返澳洲跳傘圓夢,只要積極治療,仍有存活希望!
閱讀更多
2024-10-09
蔡曉萱 整理
「我的父親生病走得很突然,因生前沒有交代任何遺願,我們在準備喪禮時,只能用硬幣擲筊去猜測爸爸想要火葬或土葬,這一直是我心中的遺憾。」弘道臺中服務處長照服務體系主任劉培菁表示。這樣的遺憾,相信許多人都曾經歷過。我們常常為工作、理財做規劃,卻很少思考自己的「身後事」。然而,隨著時代進步,死亡不再是禁忌話題。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臺中服務處的「福氣社區據點」,就有10位長輩主動提出,希望能自主決定疾病末期的「醫療決策」和「身後事」。
閱讀更多
2024-10-02
鍾灼輝
編按:根據作家鍾灼輝著作《好好走向終點線:人生最重要的10個終活練習》所述,終活,指的是人們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積極思考和計劃如何度過剩餘的時間,並且為自己和家人做好準備。終活的核心理念是以自己的意願和價值觀為中心,為生命最後的章節做出適切的安排。許多人誤以為終活關注的是一堆死亡前的實務安排,例如處理遺囑或葬禮等事項,但其實終活更關注個人的心靈需求和情感層面。 終活鼓勵人們思考人生的意義,完成未竟的 夢想 ,建立更深厚的家人和朋友關係,並為離世做好心理和情感上的準備。不論你現在處於生命的哪個階段,都應該思考並做好這方面的準備。如果將人生視為一段旅程,終活的目的就是讓人們能以更有意義的方式走完這段人生旅程,並給留下的人帶來和平和安慰。終活提醒我們,生命的價值在於我們對自己和他人的關懷,以及我們在有限時間內做出的積極貢獻。 這種實踐不僅能讓人更滿足和幸福,也對身心健康產生積極影響。因此,終活不應被視為令人沮喪的話題,而應被看作是提醒我們珍惜生命、追求個人滿足和幸福的機會。
閱讀更多
2024-10-01
鍾灼輝
終活,指的是人們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積極思考和計劃如何度過剩餘的時間,並且為自己和家人做好準備。終活的核心理念是以自己的意願和價值觀為中心,為生命最後的章節做出適切的安排。
閱讀更多
4/ 30
第 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