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9
邱天助
人瑞們飲食之道其實大不相同,甚至有時還違反健康原理。老年學者研究發現,唯一共同點是,他們對生命都持著「正向思考」(positive thinking),以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的種種。
閱讀更多
2020-08-13
今周特刊
「這個世界就是一間巨大的安寧病房,我們都在這房間裡,不是嗎?」豁達通透的生命觀,來自三度獲得金鐘獎的知名演員王琄的分享。10年前經歷父親從安寧病房離開的過往,她轉念笑看人生,精彩綻放。
閱讀更多
2020-08-12
林芷揚
心跳 快慢,也會影響壽命長短嗎?國內研究發現,平均 心跳 數10年內不斷上升的群眾,死亡率是 心跳 穩定群眾的2倍以上。醫師提醒,突然的 心跳 增加,可能與貧血、甲狀腺異常、心臟病、糖尿病、癌症有關,是身體健康的警訊。
閱讀更多
2020-08-07
黃智群, 張芸瑄
傳統上,各醫學專科的病理學研究都是朝著該器官或組織特有的狀況去探究與分析,然而這樣的取向可能會有見樹不見林、或過度化約的疑慮。如果讀者看過流行病學資料或接觸過臨床個案,便可以發現有多種疾病經常會發生在一起(共病),且其嚴重度彼此連動。
閱讀更多
2020-07-28
楊雅婷
最近台灣夏季室外氣溫動輒攝氏36度以上,甚至有時會高達攝氏39度,在如此高溫的豔陽照射下,熱傷害就診人數屢創新高。
閱讀更多
2020-07-27
保坂隆
人一旦上了年紀,每天的生活不免越來越平淡,感動帶來的衝擊感也越來越淺,甚至對自己的嗜好也失去了興趣,內心根本無法產生悸動。於是,你的全副心思都集中在生活裡的瑣碎壓力,最後就連自己的心境也跟著變老了。
閱讀更多
2020-07-22
楊雅婷
炎炎夏日,除了要預防中暑外,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也要特別當心。如果發生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症狀,可能是心臟病徵兆。
閱讀更多
2020-07-21
哈爾.埃爾羅德(Hal Elrod)
過去6年來,我自認一直過著「防癌」生活,甚至已經吃了10幾年以有機植物為主的飲食,搭配少量草飼、不含激素的高品質肉類;還定期運動、每日靜心。我保持真心的愉悅,積極將壓力維持在最少狀態;我不太喝酒,只有偶爾喝點啤酒。
閱讀更多
2020-07-14
照護線上
武俠小說中的俠客俠女們受了一掌之後,常常「哇的一聲,吐出一口鮮血」。等等,為什麼他們會吐血?是內臟受了傷嗎?那是哪些內臟出了問題,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什麼是消化道出血。
閱讀更多
2020-07-14
楊雅婷
台灣夏季室外氣溫動輒攝氏35度以上,有時會高達攝氏37度,因此造成熱傷害就診人數屢創新高,7月短短10天,至急診人次高達190人次,較去年同期116人次,上升1.6倍!若體溫升高、頭痛、頭暈及嘔吐等症狀,就可能是熱傷害的症狀。而熱傷害並非一定是曝曬在大太陽底下,其實室內也會發生熱傷害!但室內沒有太陽直曬,怎麼會產生熱傷害呢?
閱讀更多
25/ 30
第 25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