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7
林夏薩摩
為什麼明明用不了那麼多東西,卻一直在瘋狂地買買買?是出於比較心態嗎?問了身邊幾個女生朋友,她們的處境也跟我差不多,大家似乎都被消費主義和網路行銷洗腦了。
閱讀更多
2024-03-06
劉潤
如何擁有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學習,擁有智慧。在這個時代,想要活得很好,需要知識,但更需要智識。 如何獲得人生的成功和幸福?依靠智慧。世界過於複雜,有太多不確定性,需要智慧為我們指點迷津。 是否擁有智慧,以及擁有什麼層次的智慧,決定著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閱讀更多
2024-03-01
彭菊仙
讓身體放鬆如乾透的木頭一般輕靈放鬆;讓心神凝止、靜如平鏡,繁瑣之事過眼而不留,不再耗損能量。
閱讀更多
2024-02-26
郭美懿
「很多人以為南部長輩不會寫遺囑,其實我們平均每周承辦2件以上,因為現在不動產價值越來越高;尤其是周邊有比他年輕的人走掉,或是另一半過世,看到小孩有爭執的時候,他會想不如自己先寫好!」經手過1200件遺產繼承的地政士李宜玲,一語點破傳統迷思。
閱讀更多
2024-02-23
偉文隨筆
你沒有看錯題目,不是帶著孩子去旅行,也不是陪著孩子去旅行,而是跟著孩子去旅行,主導權在孩子身上,我們只是跟班,追隨者的腳色。
閱讀更多
2024-02-07
郭美懿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對許多人而言這是闔家團圓、休息放鬆的好機會,但對受傳統習俗約束的媳婦們來說,卻往往有苦難言。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近期就出現不少與過年相關的發文,有網友說自己有5個姑姑,媽媽因為是家中唯一媳婦,被阿嬤要求不准回娘家,而5位姑姑從初二待到初四,媽媽還得自掏腰包餐餐辦桌,每年都要花掉2~3萬元,成為他「從小到大的惡夢」。也有自述是長媳的女網友發文,表示婆婆為每個小孩買房買車,唯獨他們夫妻住在老家,結果小叔缺東西就到家裡拿,甚至大喇喇帶外人來家裡打麻將,留下一堆垃圾,還抱怨大嫂愛計較,讓她面對到來的新年假期「社恐(社交 恐懼 症)又要發作了!」
閱讀更多
2024-02-07
趙閎毅
隨著農曆新年的到來,家家戶戶準備慶團圓,老中青幼家人歡聚的時刻,大家從各地回到家鄉過年,正是長輩再開心不過的事,伴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長輩漸漸有失智的現象,更需要家人的陪伴、關心與諒解。
閱讀更多
2024-01-29
彭蕙珍
每個人都想要變成有錢人,擁有財富自由,然而,光靠想像是無法實現目標。理財達人江季芸表示,學習正確的財務知識、身體力行,同時將這些知識真正的實踐到日常生活中,才有辦法達成目標。「當你拿出負責任的態度,採取具體的改善方法,問題通常都可以獲得解決,若是不行立刻解決,也能有一定的進展。」她強調,每個人都要拿回命運的主導權,畢竟,自由不會從天而降,是要付出代價的。就像她,原本在大學當助理教授,43歲那年驚覺少子化問題嚴重,未來一定會有招生名額不足問題。於是,訂了「10年離開校園」投資計劃,在2015年將300萬投入股市,靠著存股以及牛市,只花5年就滾出千萬資產。存股7年,2022年被動收入達70萬,此時她決定提早退休,,因此離開校園,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包括寫書、演講等。她強調:「每個人都要成為自己人生的財務長。」
閱讀更多
2024-01-19
松浦彌太郎
首先,我想談談,我告訴自己要嚴守的十個稱為「時常」的習慣。每一個都很簡單。但,如果想維持「時常」這習慣,就必須花些功夫、努力養成。
閱讀更多
2024-01-17
詹慶齡
幾位同輩友人,近年生活出現了類似的變化,例如:行程表不約而同多了個固定造訪的場所-安養中心。
閱讀更多
9/ 30
第 9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