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感染

顯示第 1111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新冠疫情再起,「病毒變得比較凶」!醫曝7成發燒、全身痠痛…1張圖分辨感冒、確診、流感症狀差異

tCol 2024-06-14

郭美懿整理

新冠疫情再起,「病毒變得比較凶」!醫曝7成發燒、全身痠痛…1張圖分辨感冒、確診、流感症狀差異

近來確診人數暴增,疾管署示警新冠(COVID-19)疫情再度捲土重來!這次新冠疫情流行期為Omicron變異株以來的第6波,預估高峰將落在8、9月。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則觀察到,近期快篩陽性率變高,而且與前5波流行期相較,這波新冠確診者症狀表現明顯嚴重,「10個人有7個發燒」、全身痠痛,「病毒似乎變得比較凶!」提醒民眾多留意。(原文刊載於2022/5/5,更新時間為2024/6/14)

閱讀更多

白內障過熟恐增青光眼風險!醫曝警訊:年輕人也要提防

tCol 2024-06-14

NOW健康

白內障過熟恐增青光眼風險!醫曝警訊:年輕人也要提防

近年來,白內障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這與3C產品走進現代人生活中有顯著的關聯。台中中科慧雯大學眼科許紘睿主任指出,白內障過熟不僅會導致失明,還可能引發一系列併發症,若近視度數突然加深、換一副新的眼鏡還是看不清楚,可能要當心白內障已經悄悄找上門!

閱讀更多

獨自照護高齡父母數年,企圖自焚被送醫:「照護高齡者是人與人赤裸地碰撞,不論是誰早晚會身心崩潰」

tCol 2024-06-13

小梶沙羅

獨自照護高齡父母數年,企圖自焚被送醫:「照護高齡者是人與人赤裸地碰撞,不論是誰早晚會身心崩潰」

子女、孫輩、配偶因為照護問題,筋疲力盡,最後動手施暴的悲慘事件層出不窮。並不是照護者或是被照護者哪一方有錯,但是,沒有實際體驗過的人,絕對無法了解照護的辛苦。不僅如此,「家裡的事家人自己解決」、「家人照顧理所應當」等傳統的價值觀甚至壓迫著照護者,讓他們無路可走。

閱讀更多

國宴名廚「保師傅」心室震顫病逝!王瑞瑤慟失摯愛:來生還要在一起…醫曝「這狀況」難挽救

tCol 2024-05-29

郭美懿

國宴名廚「保師傅」心室震顫病逝!王瑞瑤慟失摯愛:來生還要在一起…醫曝「這狀況」難挽救

美食家王瑞瑤與名廚丈夫「保師傅」曾秀保感情甚篤,未料週日(5/26)突傳出曾秀保病逝消息,讓不少粉絲大感震驚,而王瑞瑤也在臉書證實噩耗,表示保師傅因「心室震顫」病逝,悲痛向摯愛喊話:「來生一定要繼續在一起!」

閱讀更多

攝護腺肥大要及早治療,泌尿專科醫師分析解說

tCol 2024-05-20

照護線上

攝護腺肥大要及早治療,泌尿專科醫師分析解說

提問:請問什麼是攝護腺肥大?

閱讀更多

她感冒後「粉紅尿」1天就恢復,不痛、沒發燒竟腎臟病變!解析尿色:紅、橘、棕、黑原因都不同

tCol 2024-05-13

郭美懿整理

她感冒後「粉紅尿」1天就恢復,不痛、沒發燒竟腎臟病變!解析尿色:紅、橘、棕、黑原因都不同

尿液的外觀反映了部份的身體狀況,尿液中出現泡泡或顏色異常等情況,可能隱含潛在的身體問題。成大醫院腎臟科醫師凌采絜提醒,尿中出現泡泡,尤其多層、久置不會消失、細緻的小泡泡,通常由尿蛋白造成;長期恐致腎臟受損、腎功能下降甚至洗腎。而當尿液顏色轉變為紅色、橘色、棕色,甚至如可樂般的暗黑色,可能是血尿、橫紋肌溶解症、溶血、黃疸,不可不慎。

閱讀更多

才躺平就尿急,她夜奔廁所4回超崩潰!全台428萬人罹「膀胱過動症…除了吃藥,還可考慮1療法

tCol 2024-05-07

郭美懿整理

才躺平就尿急,她夜奔廁所4回超崩潰!全台428萬人罹「膀胱過動症…除了吃藥,還可考慮1療法

研究發現,台灣膀胱過動症盛行率約18.6%,女性更高於男性,推估國內約有428萬人為膀胱過動症所苦。治療膀胱過動可從調整生活習慣、減重、膀胱訓練、凱格爾運動等來著手,嚴重者也可以搭配藥物,但卻可能有口乾、嚴重便秘等副作用。醫師建議,狀況明顯者可考慮「脛神經刺激術」,其好處是微侵入性,多數病患入針時無明顯疼痛感,對男性患者來說,則不會影響膀胱收縮與排尿速度,是不錯的新選擇。

閱讀更多

新冠免費快篩來了,「免健保卡」一人一盒!4500家藥局發放,一鍵查詢哪邊可以領

tCol 2024-05-07

黃明惠 整理

新冠免費快篩來了,「免健保卡」一人一盒!4500家藥局發放,一鍵查詢哪邊可以領

國內新冠疫情尚未消失,疾病管制署(疾管署)最新公告,為有效運用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發揮庫存防疫物資最大效益,委請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將自週一(5/6)起於全台4,500餘家健保特約藥局提供快篩試劑,有需求的民眾可自由免費領取,不需要攜帶健保卡,原則「一人領一盒」,最少都有4劑以上,目前提供3種廠牌領取。傳出有藥師質疑此政策,認為讓民眾免費領取、收到許多的快篩都是效期將至,如此做法恐怕是「把藥局當垃圾場」;對此,衛福部長薛瑞元週二(5/7)回應,如果有相關意見,可向疾管署反映,也解釋大部分快篩效期都到年底。

閱讀更多

這4種痣建議切除!邊緣不規則、逾0.6公分…長在「這位置」也要當心:放任生長恐變惡性黑色素瘤

tCol 2024-05-07

郭美懿整理

這4種痣建議切除!邊緣不規則、逾0.6公分…長在「這位置」也要當心:放任生長恐變惡性黑色素瘤

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有「痣」存在,但痣不只影響美觀,還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安南醫院整形外科主任王冠智提醒,有些痣生長的位置不太美觀、有些會影響生活作息,有些甚至會造成病變,尤其是生長在易摩擦、肢端及指甲溝的痣,以及周圍不規則、先天性大片黑痣等「這4種」,最好要進行手術切除治療。

閱讀更多

食物放冰箱就「安全」了?這NG觀念讓營養師直搖頭…冰箱保存食物4原則:冷凍要調到這溫度

tCol 2024-05-06

郭美懿

食物放冰箱就「安全」了?這NG觀念讓營養師直搖頭…冰箱保存食物4原則:冷凍要調到這溫度

近期食安事件頻傳,除了外食要注意,在家也要慎防食物保存不當或NG衛生習慣。尤其是許多民眾以為食物只要擺進冰箱就安全了,其實冰箱的功能僅是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並不具有殺菌功能。對此,營養師特別提供冰箱保存食物的4個小秘訣,提醒民眾正確的食物調理和保存觀念。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