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5
王淑芳(嫚嬣)
人多的地方通常比較熱鬧,但有個地方就算人多,往往也安靜的讓人感到絕望。這就是我這些年來勤跑養老院的感受。
閱讀更多
2024-07-05
NOW健康
眩暈耳鳴在日常生活中不算少見,引發的成因也不盡相同,多數是因為內耳掌管平衡感和方向的前庭系統出現問題導致,但少數原因可能和腦部有關,如果出現單邊肢體麻痺、臉歪嘴斜、口齒不清等特定症狀,則應立即就醫診治。
閱讀更多
2024-07-03
林暐鈞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國人應注重身體健康,遠離病毒侵擾!據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於2日表示,上週(6/25-7/1)新增932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6/18-6/24)新增815例上升,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週新增64例死亡病例,較前一週新增40例上升,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年紀大者死亡風險較高,宜多加防範注意,積極接種新冠疫苗。
閱讀更多
2024-07-02
聯合報/ 記者 沈能元
今周刊編按:台灣將在明(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為了減輕家庭照顧者往返醫院照顧的負擔,健保署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放寬因肺炎、尿路 感染 、軟組織 感染 的病患,可以選擇留在家裡或照護機構內接受抗生素治療,將「急性照護服務」直接送到家!預估受惠人數約5,400人,健保挹注3.5億元。衰弱與多重慢性疾病的長者常因肺炎、泌尿道 感染 反覆住院,家人需於家中與醫院往返奔波,身心俱疲。長期住院的長輩常因改變環境與照顧者,而鬱鬱寡歡、食慾不振,又加上住院的活動空間受限,讓長輩衰弱加劇,甚至導致譫妄發生。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指出,「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由醫師、護理師、藥師及呼吸治療師組成照護小組共同提供照護,病人可在熟悉環境中接受治療和照護,減少院內交叉 感染 風險,也減輕民眾的負擔,讓長者就地獲得全人全程的照護。
閱讀更多
2024-06-30
郭美懿
陽光灑落位在內湖區的「行愛長照」,寬敞明亮空間,一改印象中陰暗擁擠的養護機構印象。在這裡,沒有監視鏡頭毫無隱私地時時監看,卻依舊能透過智慧圍籬、人臉辨識、紅外線感知等科技,建構智能而安全的照護環境。
閱讀更多
2024-06-14
郭美懿整理
近來確診人數暴增,疾管署示警新冠(COVID-19)疫情再度捲土重來!這次新冠疫情流行期為Omicron變異株以來的第6波,預估高峰將落在8、9月。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則觀察到,近期快篩陽性率變高,而且與前5波流行期相較,這波新冠確診者症狀表現明顯嚴重,「10個人有7個發燒」、全身痠痛,「病毒似乎變得比較凶!」提醒民眾多留意。(原文刊載於2022/5/5,更新時間為2024/6/14)
閱讀更多
2024-06-14
NOW健康
近年來,白內障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這與3C產品走進現代人生活中有顯著的關聯。台中中科慧雯大學眼科許紘睿主任指出,白內障過熟不僅會導致失明,還可能引發一系列併發症,若近視度數突然加深、換一副新的眼鏡還是看不清楚,可能要當心白內障已經悄悄找上門!
閱讀更多
2024-06-13
小梶沙羅
子女、孫輩、配偶因為照護問題,筋疲力盡,最後動手施暴的悲慘事件層出不窮。並不是照護者或是被照護者哪一方有錯,但是,沒有實際體驗過的人,絕對無法了解照護的辛苦。不僅如此,「家裡的事家人自己解決」、「家人照顧理所應當」等傳統的價值觀甚至壓迫著照護者,讓他們無路可走。
閱讀更多
2024-05-29
郭美懿
美食家王瑞瑤與名廚丈夫「保師傅」曾秀保感情甚篤,未料週日(5/26)突傳出曾秀保病逝消息,讓不少粉絲大感震驚,而王瑞瑤也在臉書證實噩耗,表示保師傅因「心室震顫」病逝,悲痛向摯愛喊話:「來生一定要繼續在一起!」
閱讀更多
11/ 30
第 11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