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6
揚生慈善基金會
老年人希望有人陪伴,有人說說話,只是子女忙於自己的家庭,忙於工作,要時常陪伴父母有困難,若每周陪父母吃個飯,就算難得了。見了面,話題大都圍繞在孫子孫女身上,如果離題,訴苦自己的病痛,或又提起當年勇,家人便沒有興趣聽了。這是很無可奈何的事,有沒有辦法解套?
閱讀更多
2019-11-04
水ㄤ、水某
《橫山家之味》的原文片名「歩いても歩いても」,是「一步步向前走,步履不曾停歇」的意思。就像是在影射生命快速的流逝以及世代不斷的傳承,當良多又錯過了幾年哥哥的忌日,沒有回家團聚,父母也就相繼離去了。
閱讀更多
2019-10-24
島田裕巳
編按:一直以來,喪葬費用算是不小的經濟負擔。據統計,在台灣大約需要30萬或者更多……隨著台灣人對「身後事」的態度轉趨開放,台北市政府統計,民國103年起,參加環保葬人數漸增,樹葬最多、當人生的終點到來,讓一切「歸零」,也是葬儀方式的另一種選擇。
閱讀更多
2019-09-27
保坂隆
人生到了五十歲左右,長年在職場奮鬥的女性早已對工作駕輕就熟、足以擔當重任,也更加肯定工作的價值。至於擔任家庭主婦的女性,這時孩子大概都已獨立單飛,或許也開始 懷念 起,年輕時剛加入工作「戰場」那段忙得不可開交的日子。
閱讀更多
2019-09-27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已經一年九個月了,我心裡想,以前我太太當孩子的母親,把屎把尿都把我們的孩子都拉拔大,現在太太生病在我旁邊,我就把她當成小baby來照顧,她把我當成她的母親,奶爸也好,她也不嫌棄我。……
閱讀更多
2019-09-25
今周刊編輯團隊
于美人日前在「什麼道理?」節目上討論到老後照顧問題,擁有一對龍鳳胎子女的于美人有感而發地說:「我也提倡到機構照護。」
閱讀更多
2019-09-25
口述:于美人
日前主持人于美人在節目《什麼道理?》上,因一位素人來賓提到即時醫治救回先生的命,但也開始一段漫漫長期照護之路。這位來賓交代子女,如果她先離世,就要將先生送到養老院。
閱讀更多
2019-09-24
楊育正、楊惠君
編按:前馬偕醫院院長楊育正抵抗癌症,從「淋巴癌」中重生,讓病態消失。他指出,能抵抗癌症重生,多虧自己在當醫師時,教授的抵抗癌症處方,以及朋友、家人的陪伴,才能在淋巴癌的魔爪中,將自己救出,重新再活一次。
閱讀更多
2019-09-18
揚生慈善基金會
編按:年紀愈大愈要旅行!退休之後安排旅遊,不但能增廣見聞、開闊心胸,更是保持年輕的一種方式!所謂「人老心不老,永保年輕的心」,只要願意走出家門,感受外界的美好,就能找回幸福與快樂,是最強的抗老處方!以下是熟齡朋友阿萊赴歐洲旅遊的遊記與心得分享:
閱讀更多
12/ 16
第 12頁,共 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