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6
陳佑寰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書的開場白寫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臺灣離婚率很高,早已不是新鮮事。有些年輕夫妻互相受不了他方,說離就離,沒有在溫良恭儉讓的,反正還沒有小孩與複雜財產關係的牽絆。而熟年夫妻相忍為家多年,等到雙方關係溫度降到冰點而小孩已長大了,終究還是選擇離婚的,也時有所聞。
閱讀更多
2020-11-30
枡野俊明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能夠不遇到任何阻礙自然是再好不過。但是理想與現實終究有差距,一般的人際關係,多少存在著許多 摩擦 和爭執。 不過,有些人對 摩擦 與爭執抱著避之唯恐不及的態度,希望能夠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閱讀更多
2020-11-24
艾彼
孝順,是要求、強求不來的,那必須是發自內心,對於需要照顧的長者,願意貢獻一己之力的動念。
閱讀更多
2020-11-13
雪兒Cher
為什麼總有人說慎選旅伴,好的旅伴不見的是朝夕相處的老夫老妻,更不是從小到大的玩伴,也可能不是愛到難分難捨的情人,有時候只不過就是剛好能走在一起,聊著又不覺得無聊,做某些廢事還能相識而笑的人。
閱讀更多
2020-10-08
保坂隆
曾經聽某位律師提起:「我知道很多熟年夫妻離婚的理由,其中特別有感的是『丈夫已經濡濕落葉化』。落葉濕了,掉在地上,就會黏著地面,很難用掃帚清掃。好不容易掃起來,落葉又黏在掃帚上。退休後的丈夫,就像濡濕落葉般地黏著妻子。男人認為,這是為了之前忙於工作,疏忽妻子的補償;女人卻頗感困擾,甚至無法忍耐。」
閱讀更多
2020-09-11
周維麗
大家常常催眠自己「吃虧就是占便宜」,當與外界發生 摩擦 或者利益糾紛時,為了維持表面上的和諧及平衡,吃虧就成為一種比較溫和有效的處世手段。清朝畫家鄭板橋說:「試看世間會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別人一點,直是算盡自家耳。」他還提出一個「難得糊塗」的觀點,認為做人不妨糊塗一點,偶爾吃點虧也沒關係,不需要什麼事都跟人斤斤計較。
閱讀更多
2020-08-07
蜜雪兒•史金
對我們自己的行為變得較沒有覺察是很容易的。我們都有習慣和熟悉的常規,亦即第二天性,因此會對原本有的那些感受變得習以為常,不再有感覺。
閱讀更多
9/ 17
第 9頁,共 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