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永續

顯示第 1111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44

他93歲抗衰老的秘訣!爺爺告白:我的生活很充實...醒來就是想到,又賺到一天!今天也要好好過!

tCol 2020-01-02

楊寧茵

他93歲抗衰老的秘訣!爺爺告白:我的生活很充實...醒來就是想到,又賺到一天!今天也要好好過!

位在台中市鬧區一中商圈內,有一棟造型獨特、充滿古意的西式兩層樓建築。這棟古蹟的來頭很大,它是前台中市市長官邸,再早一點則是宮原醫師的家宅。是的,這位宮原醫師與台中市火車站前知名觀光景點宮原眼科是同一位醫師,那裡曾是他的診所,這裡則是他的居所。

閱讀更多

退休後,為自己多活一點!結交年輕的新朋友,也要懂得「斷捨離」老朋友

tCol 2019-12-31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退休後,為自己多活一點!結交年輕的新朋友,也要懂得「斷捨離」老朋友

我其實也知道自己被一兩個高中同學斷捨離了,這都是難免的事,但在第三人生,真的該為自己多活一些,覺得討厭的老朋友就不必費神去互動了。

閱讀更多

50歲後,「我的志願是一路玩到掛!」不只出國遊學、騎車環島,丁菱娟這樣玩出快樂第三人生

tCol 2019-09-06

彭芃萱

50歲後,「我的志願是一路玩到掛!」不只出國遊學、騎車環島,丁菱娟這樣玩出快樂第三人生

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丁菱娟54歲就決定離開職場,過起「第三人生」。她說,退休是早晚的事,「我不希望是時間到了被逼退,不如選擇華麗地轉身。」每年她會列出3件想做的事,包括寫書、騎單車環島、到國外long stay(長住)、開畫展…,生活極為忙碌,「到現在為止,我還蠻滿意我的人生。」她笑道:「我的未來志願是一路玩到掛!」

閱讀更多

普洱茶大師鄧時海,解構當代普洱茶投資收藏新趨勢

tCol 2019-06-15

郭依瑄

普洱茶大師鄧時海,解構當代普洱茶投資收藏新趨勢

兩岸普洱茶大師鄧時海6月15日出席「風花雪月─當代普洱茶專場」,針對普洱茶如何 永續 發展、收藏趨勢進行演講。他提到,現今古董級普洱價格屢創新高,但流通數量遞減,「當代普洱茶」無疑是普洱茶 永續 發展的解方,而行家要如何分辨當代普洱茶的價值,其中哪些適合收藏、哪些適合新喝?鄧大師提出十分獨到的見解。

閱讀更多

勞保年金恐提前破產,究竟一次領好,還是月領才好?

tCol 2019-02-14

梁凱傑

勞保年金恐提前破產,究竟一次領好,還是月領才好?

勞保年金最新精算報告出爐,破產年限再度前移,消息一出,嚇壞一眾勞工, 許多待退族群紛紛打算一次領以求保障,但經過試算就會發現,其實月領仍是最划算的。

閱讀更多

屆退、退休理財規劃不一樣!掌握原則,賺回退休金

tCol 2019-01-09

歐陽善玲、林心怡、張道宜、沈瑜

屆退、退休理財規劃不一樣!掌握原則,賺回退休金

公教人員年金改革通過,勞工的勞保改革箭在弦上,這是年金制度邁向長治久安的第一步,也是全民建立理財習慣的契機。根據國外年金改革經驗,只要加強理財素養,建立正確策略,不但能夠輕鬆彌補失去的退休金,照樣享受樂活退休,建立一生受用的理財力,甚至能讓你的財富比年改之前更加值。

閱讀更多

2018台中花博--用科技 體現自然生態之美

tCol 2018-10-26

好住X好食

2018台中花博--用科技 體現自然生態之美

傾聽花開的聲音‧ 遇見花現的美麗,2018 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於11 月3 日正式登場,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留給自己一刻與大自然相處的時光,傾聽大自然在耳邊低語及花朵綻放的喜悅之聲。

閱讀更多

友達微美館 探索「微觀」新視界

tCol 2018-10-26

袁于善

友達微美館 探索「微觀」新視界

友達光電持續落實社會參與、回饋在地,響應「2018年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透過先進顯示技術,打造結合科技與自然之美的「友達微美館」,此次策展的設計靈感來自顯微鏡下的植物奇幻形態,希望透過先進顯示技術,呈現花粉微觀之美,讓參觀民眾從中獲得感動和啟發。

閱讀更多

回收全台近7成玻璃!劍橋雙碩士高材生將廢棄玻璃變藝術品

tCol 2018-10-08

邱璟綾

回收全台近7成玻璃!劍橋雙碩士高材生將廢棄玻璃變藝術品

上千度的玻璃膏在爐子裡發出熊熊火光,炙熱的空間裡,春池玻璃70歲的老董事長吳春池滿頭汗水,親自拿著長桿深入燒熔的爐內,宛如岩漿般的炙熱膏體緩緩流下,每個步驟一氣呵成,絲毫沒有半點遲疑。

閱讀更多

最終微笑離開,生死兩相安 黃勝堅:安寧療護減少痛苦,更化解人生恩怨情仇

tCol 2018-06-21

林芷揚

最終微笑離開,生死兩相安 黃勝堅:安寧療護減少痛苦,更化解人生恩怨情仇

急診室裡,突然送來一位骨瘦如柴、喘得上氣不接下氣的老先生,醫師一看立刻對病人兒子說:「你父親現在呼吸衰竭,如果不插管很快就會走了!要不要救?」救人是醫師的天職,簡單一句問話卻讓家屬的心狠狠揪成一團。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說,急診室常常送來這樣的病人,醫護人員有告知義務,也必須尊重家屬,但「你這樣問我,我怎麼回答?」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