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2
陳淑芳, 王昀燕
走出戲棚,不工作的時候,陳淑芳喜歡待在台北市區的租屋處。巨蟹座的她,戲稱自己是「在家座」:「我很宅,只要進家門,就不會再出去。」
閱讀更多
2023-06-09
溫蒂.蜜雪兒
艾許.奧斯朋(Osborne Ash)的報告列了一些能夠讓失智症患者在家中過得更舒適的改造方式。
閱讀更多
2023-04-18
彭蕙珍
編按:台灣女性登山好手曾格爾去年10月遭爆料與富商不倫戀,當時富商妻子、時尚精品公關女王—仲誼公關創辦人岳啟儒選擇在臉書貼文傾訴自己面對這一切有多悲傷。而最近曾格爾與岳啟儒間的你來我往在新聞不斷,岳啟儒在臉書發文認為曾格爾不實污衊及 混淆 視聽,嚴重影響個人及公司商譽,她說仲誼公關是殷殷實實的企業,在時尚精品圈經營多年而有信譽,從不做任何不正派的操作。「曾格爾污衊我報復她不簽經紀約而告她,她太抬舉她自己了,我再次聲明,經紀業務只佔公司不到2%營業額,當時是她主動來找我想簽約的。」至於侵害配偶權部分,岳啟儒說法院尚未作出判決,目前仍靜待第三次開庭審理,但曾格爾及其父親曾國良違反法官諭知不公開審理,單方面接受媒體採訪或在臉書發佈不實訊息與開庭內容,意圖藉此帶媒體風向,她和仲誼公司下週就會對曾格爾提出妨害名譽之刑事告訴。岳啟儒的好友、藝人賈永婕再次發文挺她,認為這是一個痛徹心扉的勇氣!「這是一堂告訴女人們要勇敢的面對才能勇敢走下去的一課」!賈永婕說,事情剛發生的時候曾經非常鄉愿的勸她也許不要採取法律行動,也許讓時間慢慢的來修復傷痛,也許不要知道太多事實就不會這麼痛。「但是妳告訴我:永婕,我一定要站出來,因為她這種人絕對不是第一次破壞別人的家庭,之後一定還會繼續。我不想看到其他的家庭受害,就算我的傷痛一定會一直重複的被撕裂我還是要站出來捍衛真理!做錯事的人必須受到法律制裁」!賈永婕提到,「身為一個女人、妻子、三個孩子的母親我願意站出來,我就是挺,我挺的正正當當,光明磊落,我相信人品代表一切,我相信法律會給受害者一個公道」。今周刊在7月專訪岳啟儒的創業故事,18年來努力打拼、從一人公司成為30人的中小企業的故事,以下為專訪全文。(原文刊載於2022/7/25,更新時間為2023/4/6)
閱讀更多
2023-03-27
黃明惠 整理
全民普發現金6000元有3個階段、5管道能領取,其中想「登記入帳」到金融帳戶的民眾,週三(3/22)上午8點起開放登記,最快4/6就能領到現金。
閱讀更多
2023-01-18
Heho健康 記者黃慧玫
根據衛福部 109 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2020 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胰臟癌排名第7,在女性癌症死因上則排名第5,不可不慎。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因為在早期時幾乎無症狀,所以難以察覺,即使少數出現症狀,包括食慾不佳、上腹疼痛、噁心嘔吐、背痛、血糖升高、體重下降、黃疸、脂肪便等,也容易與腸胃或背部問題 混淆 ,而難以早期確診。許多名人因胰臟癌過世,如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華洛帝、香奈兒創意總監卡爾拉格斐、資深名嘴劉駿耀、聯安創辦人李文雄、體育主播傅達仁、新北市國民黨議員唐慧琳等,令人不勝唏噓。
閱讀更多
2022-10-28
路隊長
江湖人稱「豐翔哥」的蔡豐翔老師,是國內數一數二深入研究種子法則的實踐者,他自己就是透過種子法則,戰勝了憂鬱症。
閱讀更多
2022-09-29
王雪岩
每個人作為一個獨立個體,都是有邊界的。身體的邊界就是我們的皮膚,皮膚之內是我們自己,皮膚之外是我們所處的世界。我們既存在於世界之中,又可以有完全只屬於我們自己的身體。因為這個物理性的邊界是非常清晰可見的存在,所以我們可以很方便地判斷我們的身體邊界是不是被侵犯。但是除了這樣的物理邊界之外,我們人類還有一個心理的邊界,這個邊界同樣保證了每個個體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存在。
閱讀更多
2022-08-15
數位內容部
去年Netflix熱播韓劇《如蝶翩翩》,描述一位過著平凡退休生活的老先生,在70歲那年出現失智症狀,想趁著病情惡化前再次嘗試年少時的芭蕾夢想,揪心劇情感動不少人,引發不少失智議題的討論。你知道嗎?台灣失智議題同樣迫切,目前台灣失智症人口約30萬人,到2030年將超過50萬人,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罹患失智症的人勢必更多。
閱讀更多
2022-03-31
郭美懿整理
好萊塢巨星布魯斯威利近日發現罹患失語症,因已影響認知功能,不得不宣布息影,前妻黛咪摩爾與現任妻子、5個女兒共同署名發表聲明,家人同心一起陪他「狂歡一場(Live it up)」對抗病魔,令人動容。醫師指出,失語症是由後天大腦語言區的損傷所造成,使得患者在聽理解、口語表達、閱讀、書寫等語言能力上有不同程度的障礙,若是出現三大症狀一定要多注意,並且盡速就醫。
閱讀更多
2022-02-18
柏竇.薛佛
人往往錯誤地希望:「等我收入夠多,一切就能改善。」然而事實上,我們的生活品質會和收入同步提高。你賺得愈多,需求也愈多。事實說明,不儲蓄的人,最後唯一能夠擁有的就是債務。
閱讀更多
3/ 11
第 3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