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3
楊雅婷
有沒有發覺家中的長輩,毛巾擰不乾、瓶蓋轉不開、從椅子起身感到困難、爬十個台階感到吃力、甚至無法在綠燈換燈前,順利通過馬路,走到對街呢?
閱讀更多
2020-07-22
楊雅婷
一位45歲的楊先生,因自覺體重增加,便以爬樓梯當運動來減重,一段時間後,兩邊膝蓋開始出現晨間僵硬的情形,如果久坐不動,膝蓋就會有緊緊、卡卡的不舒服感,原本靠復健可以緩解症狀,卻因不小心拐到腳後,膝蓋開始出現明顯的疼痛和嚴重的緊繃僵硬感。
閱讀更多
2020-07-19
楊雅婷
大腸癌的發生人數逐年攀升,連續12年發生人數都盤踞10大癌症之首,106年約1萬6千人罹患大腸癌。依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降低民眾就醫接受篩檢意願。
閱讀更多
2020-07-14
楊雅婷
台灣夏季室外氣溫動輒攝氏35度以上,有時會高達攝氏37度,因此造成熱傷害就診人數屢創新高,7月短短10天,至急診人次高達190人次,較去年同期116人次,上升1.6倍!若體溫升高、頭痛、頭暈及嘔吐等症狀,就可能是熱傷害的症狀。而熱傷害並非一定是曝曬在大太陽底下,其實室內也會發生熱傷害!但室內沒有太陽直曬,怎麼會產生熱傷害呢?
閱讀更多
2020-07-14
林芷揚
抗癌期間,營養攝取很重要!癌友接受手術、化療、放療等治療後,需要補充足夠的營養與 熱量 ,才能維持體重、保持體力以繼續接受治療。營養師表示,臨床上常聽到病人及家屬對營養補充有錯誤觀念,例如誤以為雞湯只要喝湯即可,不必吃雞肉,其實就是一個迷思。
閱讀更多
2020-07-10
張虹伶
減肥是許多人一生的志向,但要有效、不復胖,卻是極困難的事。近來生酮飲食的減重魔力席捲全台,也掀起「到底低醣好?還是低脂好?」的討論聲浪。
閱讀更多
2020-07-08
池谷敏郎 醫師
你是不是有這些困擾:肚子一年比一年大、腰圍一天比一天寬、腰帶越勒越緊……甚至,隨著肚子越變越大,外表看起來更老。或許有些人覺得這沒有什麼大不了。不過,我堅信肥胖絕對是人生的一道陰影。 因為當肚子開始變得圓滾,人不論做什麼事情,都顯得消極、沒幹勁、缺乏信心,得過且過的度過一生。
閱讀更多
2020-07-03
楊雅婷
42歲李小姐在三年前沐浴時,摸到左側乳房有個小腫塊,因無不適症狀不以為意,直到去年腫瘤擴散到皮膚表層,導致潰爛,發出惡臭才趕緊就醫,惡性腫瘤大小已達15公分,確診為乳癌第四期。一開始,李小姐因認定自己罹患絕症,已屬末期,拒絕接受治療,但在醫師鼓勵之下,她歷經半年的化療與兩年標靶治療,腫瘤已消去許多,最後再進行乳房部分切除手術,如今的她狀況穩定,順利回歸職場與家庭。醫師提醒,預防乳癌應特別注意飲食與運動,45歲後更要定期檢查。
閱讀更多
2020-07-01
林芷揚
甜蜜的滋味總是令人難以抗拒,許多民眾認為吃甜食有幸福感,不吃甜食就無法冷靜,小心這可能是「甜食上癮」的症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研究顯示,吃甜食會促進人體分泌多巴胺(Dopamine),而多巴胺可傳遞亢奮和歡愉的訊息,如同抽菸、酗酒一般,令人難以戒除。
閱讀更多
2020-06-29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
不常運動的人比常運動的人,罹患糖尿病機會高出3.7倍,若檢查飯前血糖,過高的機會也高出1.9倍。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建議養成持續、規律、溫和的運動習慣,像是氣功運動藉由經絡的疏通、調和氣血、促進代謝,可以幫助血糖穩定,控制血壓和血脂。
閱讀更多
28/ 30
第 2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