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2
陳安儀
有一次上《新聞挖挖哇》,于美人說了一句話,我覺得挺生動:「哪一段婚姻,不是縫縫補補的呢?」我心中暗暗接上一句:「更多的婚姻,都是千瘡百孔呀!」
閱讀更多
2019-05-16
醫病平台
聽到自己罹癌,相信每個人都會感到莫大的震驚、受到很大的打擊,想說:「怎麼會是我?」在我們的周遭,癌症實在太普遍了,幾乎可說是一種慢性病,雖不是「絕症」的同義字,但已足夠令人聞之心生恐懼。
閱讀更多
2019-05-02
華人健康網
隨著天氣轉熱,台灣也進入鳳梨採收期,不過雖然鳳梨滋味酸甜可口!但仍舊有不少人,常會因新鮮鳳梨略帶咬舌感等因素,而選擇食用味道相對甜蜜的罐頭鳳梨。但營養師提醒,想要充分獲取鳳梨營養、補充鳳梨酵素、發揮其抗血栓、助消化等5營養好處,還是把握產季吃新鮮鳳梨最好!
閱讀更多
2019-04-19
黃惠如
所謂控制環境保青春,不只是居家,還包括你背在身上的包包。我們習慣把公事和家務都扛在肩上。翻開每天背的包包,裡面有手機、筆記型電腦、錢包、悠遊卡、筆記本、摺傘、化妝包、喉糖、發票、行動電源、代繳的帳單、 環保 筷、 環保 袋、小外套、要修的眼鏡、小孩忘了帶的聯絡簿……而且大包裡還有小包,錢包裡除了現金外,還有集點卡、折價券、各家信用卡等。
閱讀更多
2019-04-08
鄭閔聲
「不可傷害病患」(Do no harm),是全球西醫學生都曾宣誓遵守的最高價值,因為治療並不總是有益無害,有時對人體的影響更不是立即可見,需要醫師審慎評估。但在台灣,由於健保支付制度的財務誘因,以及民眾對疾病的恐懼,出現許多非必要的「過度醫療」行為,不僅浪費健保資源,更可能傷害病患健康。唯有建立正確的醫療品質觀念,才能分辨醫療行為的合理性,避開無處不在的過度醫療陷阱。
閱讀更多
2019-04-03
葉金川
本來我想寫的是「人生的下半場」;但是,究竟人生的下半場什麼時候開始?人生如果是一場棒球賽,大部份人會在第7局碰上關鍵的一局,但是常常第九局才是最好看的那一局;就如同人生沒有絕對的高峰,也沒有所謂的下半場可言,最後一局、最後一棒也可能逆轉勝。
閱讀更多
2019-03-11
時報出版
基於PM2.5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環保 署自2016 年12月1日整合原先的空氣汙染指標(Pollutants Standards Index, PSI)及PM2.5,改採美國的空氣汙染指標(Air Quality Index, AQI)。
閱讀更多
2019-03-05
華人健康網
聰明的你,要顧好健康,別當一個窩囊「肺」!有一些特別傷「肺」的NG行為,像是暴露在PM2.5環境下、懶得運動,小心讓你的「肺」拉警報!中醫師表示,肺氣虛掉會出現的症狀包括:容易過敏、胸悶、吸不到氣、皮膚常發癢、便祕等都有關。調理方法要多吃白色食物包括:洋蔥、大蒜、花椰菜、香蕉等養肺。
閱讀更多
2019-02-21
林芷揚
台灣空汙問題嚴重,民眾想要遠離空氣汙染,戶外活動時配戴口罩、待在室內時使用空氣清淨機都是可行的方式。專家提醒,空氣清淨機的擺放位置也是一門學問,正確擺放才能達到最大的清淨效果。
閱讀更多
2019-01-28
Ready Go
連續假期即將到來,你的心是否蠢蠢欲動想要出門走春去?說到走春,最討厭的就是人山人海、各種塞車,你還在煩惱過年該帶家人去哪嗎?2019走春不塞車!中部行程攻略全在這,連假走春來這就對了!
閱讀更多
14/ 21
第 14頁,共 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