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環保

顯示第 516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206

60歲不設限,他分享野味圈粉22萬人爆紅!不及格老爸蛻變快樂阿伯:想做就衝,讓餘生每一天都發光

tCol 2022-06-27

蔡碧月

60歲不設限,他分享野味圈粉22萬人爆紅!不及格老爸蛻變快樂阿伯:想做就衝,讓餘生每一天都發光

垃圾魚做成魚排配紅酒好好吃?路邊野草竟然藏著水晶蘿蔔!60歲水電技師萍哥與兒子、老婆合作,用影像紀錄鮮為人知的野味,大受歡迎。但這位被年輕人喜愛的老頑童卻內心有愧:「以前除了工作,放假就出門喝酒、釣魚,哪有在管家庭生活?男人的壞習慣我都有,說實在很對不起。」

閱讀更多

她藏滿櫃餐盤不捨用,朋友罹癌頓悟帶不走!施昇輝:珍貴東西別再捨不得,拿出來好好品味吧

tCol 2022-06-22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她藏滿櫃餐盤不捨用,朋友罹癌頓悟帶不走!施昇輝:珍貴東西別再捨不得,拿出來好好品味吧

各位的身邊是不是有或許是太珍貴,或許是有特別的意義,而捨不得用的物品呢?不要再捨不得了,拿出來好好品味吧!

閱讀更多

用退休金創辦文史館、花千萬買土地只為種樹…他們這樣做豐富第三人生,「比樂活更有意義」

tCol 2022-05-23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用退休金創辦文史館、花千萬買土地只為種樹…他們這樣做豐富第三人生,「比樂活更有意義」

很多人認為「樂活」就是第三人生該追求的目標,因為很多人連這一點都很難做到。如果你已經做到樂活,還能做一些對文化、對地球更有意義的事,不是更好嗎?如果你做的事很有意義,那就比樂活的境界更高。

閱讀更多

寫完遺書,把每天當最後一天珍惜!處理完人生必做5件事後,我馬上跟老婆飛去潛水、高空跳傘

tCol 2022-04-15

趙士懿, 陳秋華(採訪撰文)

寫完遺書,把每天當最後一天珍惜!處理完人生必做5件事後,我馬上跟老婆飛去潛水、高空跳傘

生命很神聖,過程可能很辛苦跟有許多無奈,但是卻也可以很有趣。人生要過得很開心,好像不容易,畢竟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很難盡如人意。

閱讀更多

花十年走遍全台為偏鄉孩童打造行動電影院  35歲腦腫瘤兩度被宣判死刑 3D電影導演:是孩子笑容拯救了我!

tCol 2022-03-31

呂佩芬

花十年走遍全台為偏鄉孩童打造行動電影院 35歲腦腫瘤兩度被宣判死刑 3D電影導演:是孩子笑容拯救了我!

「傻瓜一直在路上」,笑稱自己是傻瓜的3D導演曲全立,在35歲時被診斷出腦中長了一顆拳頭大的腫瘤,如果不開刀只剩下6個月時間,被醫師兩度宣判死刑,到最後手術成功,開始走入偏鄉專為孩童播放電影。

閱讀更多

年領60萬股息,她50歲生日收「失業」大禮也不怕!感謝年輕時的自己:「人家買包,我買股票」

tCol 2022-03-17

崴爺

年領60萬股息,她50歲生日收「失業」大禮也不怕!感謝年輕時的自己:「人家買包,我買股票」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之一,就是沒有得到該有的尊重。在這個資本主義的世界,大部分的尊重,都來自於你所擁有的財富。

閱讀更多

「最怕同學發現我在收垃圾...」建中畢業30年後,他領悟人生3堂課: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

tCol 2022-03-01

駝客學校 / 喻劍飛

「最怕同學發現我在收垃圾...」建中畢業30年後,他領悟人生3堂課: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

醫師只是我有了自信之後的副產品,我現在覺得我是不是醫師不重要,我相信我做什麼都能成功,這才重要。

閱讀更多

前環保署長李應元「膽道癌逝」啟示:出現2症狀,大都已是晚期,務必提高警覺

tCol 2022-02-15

NOW健康

環保 署長李應元「膽道癌逝」啟示:出現2症狀,大都已是晚期,務必提高警覺

環保 署長李應元因壺腹癌離世、香港資深藝人沈殿霞罹患膽管癌病逝,這些都屬於膽道癌。醫師提醒,膽道系統分布在肝臟內,早期罹癌,幾乎無症狀,如出現不適,大都到了晚期,提醒體重莫名下降、右上腹疼痛超過1個月,應積極就醫。

閱讀更多

中年後,這50件東西要馬上丟!把丟東西變成一種習慣,讓人生清爽許多、好事發生

tCol 2022-01-27

黃惠如

中年後,這50件東西要馬上丟!把丟東西變成一種習慣,讓人生清爽許多、好事發生

因為採訪之故,我去過不少人的家。雖然工作在身,不免也張開眼睛,看看別人家裡格局如何、書架上有哪些書、裝潢是什麼風格。我吃驚地發現,中產階級的我們,幾乎居家格局類似、購置的家具類似、堆積的雜物也類似,我幾乎沒看過清爽整齊的家。

閱讀更多

培養健康習慣,5秒內動起來才有用!簡單5步驟排出生活優先順序、為自己重新充電

tCol 2022-01-22

蓓兒・帕瓦

培養健康習慣,5秒內動起來才有用!簡單5步驟排出生活優先順序、為自己重新充電

針對絕大多數健康的成年人,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建議,每週至少進行一百五十分鐘的適度有氧運動,或者每週七十五分鐘的激烈有氧運動。這兩種強度的活動可以交錯安排。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