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4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近期有客戶王小姐諮詢時,問到:「部分新聞報導,寒舍集團董事蔡伯府的遺產新聞時,曾提到:『依民法第1148-1條規定,蔡 生前 2年若將財產贈與其他繼承人,都會被視為遺產計算,屆時黃女(配偶,法定繼承人)也均可獲得分配。』
閱讀更多
2021-07-09
胡碩勻
鄭員外是一位非常有愛心的人,他名下財產有存款1000萬,不動產5000萬,他在遺囑上特別交代老婆及2位小孩要把一部分遺產捐給慈善機構。於是繼承人們協議,依照鄭員外的遺願,把其中一筆市價1500萬的不動產,捐給 生前 成立的財團法人鄭氏紀念基金會,作為建設育幼園使用,另外捐贈現金1000萬給基金會,作為育幼園營運基金,所以共捐贈了2500萬。
閱讀更多
2021-07-05
吉兒
我喜歡將暮未暮的原野,在這時候,所有的顏色都已沉靜,而黑暗尚未來臨,在山岡上那叢鬱綠裡,還有著最後一筆的激情,我也喜歡將暮未暮的人生,在這時候,所有的故事都已成型,而結局尚未來臨,我微笑地再作一次回首,尋我那顆曾彷徨淒楚的心。席慕蓉【暮歌】
閱讀更多
2021-07-01
胡碩勻
所謂繼承,多數人想到的都是錢,但很多時候,這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可能不是錢,而是債。正如俗話所說:「父債子還」!
閱讀更多
2021-06-19
李偉文
對於要不要留遺產給孩子,清朝掃除鴉片的大臣林則徐說過一段很有名的話:「小孩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若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閱讀更多
2021-05-28
賴奕菁
頂樓遺留的手機,存著女兒剛剛發給她的訊息──「媽媽,對不起。我沒資格做你的女兒。我好累,努力不下去了,這條命就還給你吧……」
閱讀更多
2021-05-21
林韋伶
「有時隔天她(Amber)如果放假不上課,就喜歡跟我一起睡,睡前還一定纏著我陪她聊天。有次我跟她說不能聊太久,只能聊半小時,她竟然回我:『啊,你都80歲了,那聊得完嗎?』」談起人小鬼大的10歲孫女Amber,考試院前院長關中臉上堆滿笑意。
閱讀更多
2021-05-21
好險網 / 紀佳妘
保險除了能提供保障之外,也有轉移資產、節稅的功能,不過近年來仍有許多保單的身故理賠金,導致國稅局依「實質課稅」原則,追討遺產稅或贈與稅,踩了地雷而不自知,快來一次搞懂保險稅務,常見9種投保特徵,還是可能會被補稅裁罰。
閱讀更多
2021-05-17
郭美懿
和陳志忠晤談,聊得範圍實在廣:聊投資,他熟稔南部房市,主業是建築設計與裝潢。他擁有20多年銀行從業資歷,從工讀生做到分行協理。如今,則又多了旅繪作家與直播主的身份,跨界出書、加入直播平台教粉絲繪製插畫,讓53歲人生豐富多采。「銀行業都知道,如果能將金額放大,可以更快達到目標。」話鋒一轉,陳志忠說:「我在畫畫這件事,也是希望可以『放大』,未來再出個圖文書之類。」他的人生,的確在登出金融業後無限放大:取得第2個碩士學位、創業蓋了6間透天厝、出1本旅行速寫教學書,去年更獲社群平台17LIVE邀約開直播,以「181閒畫家常」為名與粉絲互動,至今累積近12萬愛心數。
閱讀更多
2021-05-17
林暐鈞整理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台灣,至17日止,連3天累計新增719例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案例,指揮中心呼籲,防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視同作戰,減少獵巫,全面一同合作共同對抗疫情,努力讓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數降低,甚至確診歸零。為防範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人數再急速攀升,以及圍堵確診人數以及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在四處流竄,指揮中心於5/15日將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確診重災區雙北市升級3級警戒,其他縣市則多以準3級謹慎看待,盼能強力遏止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人數攀升。而許多民眾也開始擔憂自己是否曾接觸過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者,或自己其實已經確診新冠肺炎(COVID-19),指揮中心、專業醫師也已提供完整應對措施,盼全民一同配合,過度國難,守護韌性島嶼台灣。指揮中心指出,如今台灣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人數連日暴增,呼籲民眾做好防疫,若出現包含:喘、呼吸困難、持續胸悶胸痛、頭暈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指甲床發青以上症狀,應立即撥打119、衛生局或1922通報,採取快篩與就醫方式,調查是否為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民眾如確診新冠肺炎(COVID-19),或接觸過確診新冠肺炎(COVID-19)個案,應全程配合相關單位指示,勿擅自行動,以免增加自身確診新冠肺炎(COVID-19)風險!
閱讀更多
27/ 30
第 2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