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6
潘月琪
遇到態度不友善的對象,做幾個深呼吸,對控制音量和說話速度會很有幫助。在任何情況都能掌握自己的音量和說話速度,你會發現自己原來那麼有力量!等累積更多經驗與自信,散發出更穩固的氣場,就能夠反過來影響對方,引導對方的音量和語速,不自覺調整到與你相似的頻率,達到更和諧的對話。
閱讀更多
2020-05-06
謝宜珍
無法說「不」的人,其實活得很辛苦,他們都懂得尊重別人,卻忘了尊重自己;只會顧慮到別人,卻對自己的需求退讓。但是,當我們委屈自己,去滿足別人時,就會一直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而錯過想做的事,最後一定會讓情緒不斷的累積,如此一來,不僅會影響自己,也會影響到他人。
閱讀更多
2020-05-06
李雅雯(十方)
3年前,我在上海遇見台幹S,她告訴我,32歲結婚前,她爸爸突然簽下一筆房貸,頭期款、貸款,都要她出錢,房子登記她的名字,但弟弟、妹妹、弟弟未過門的女朋友,都住在裡面。
閱讀更多
2020-05-06
加藤惠美子
不要凡事都以自己為中心,站在對方的角度看事物也不失為一種方法,不要為小事抓狂是另一種方法。
閱讀更多
2020-05-05
雪兒Cher
以前我不太理解,為什麼一段好好的友情因為一件極度微小的事件變得形同陌路,換做十幾歲時候,不是彼此道歉就好嗎?雙方都付出了好幾年真摯的陪伴,下班時總會約出去吃飯,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忘記對方,怎麼因為一句話就變的再也不相見,尷尬的就是同一圈的朋友,原本幾個人的聚會,永遠就少了一個人,每個人都心知肚明,卻也不想搓破,等到年歲漸長才發現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裡,要離開的人不要強留。
閱讀更多
2020-04-24
小虎文
臺灣女性常常會在年輕時不斷的給,當她年紀大後,也會轉過來壓迫其他的女性晚輩,「富媽媽」十方說起她的社會觀察,原由是她之前就是這樣苦過來的,導致女性在貧窮上的複製。「父母撫養我們長大要感恩,但我們也要主動性決定,我的人生要怎麼過。」
閱讀更多
2020-04-23
李雅雯(十方)
在婚姻裡,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態圈」。「生態圈」裡,給錢的是「照顧者」,拿錢的是「依賴者」,彼此互生、互剋、互依、互存,層層疊疊,牢不可破。而小萱和先生的夫妻關係,是第一層、也是最核心的「照顧—依賴」網絡。
閱讀更多
2020-04-20
李雅雯(十方)
這是我的故事,或許讓你覺得似曾相識......當我企圖說出這段經歷,我感到一陣抑鬱。我的朋友不知道,我的讀者不知道,我的編輯不知道。16年前,我遭遇一場「家人的金錢勒索」,這是一段非常痛苦、非常糾結的人生經歷。
閱讀更多
2020-03-30
李雅雯(十方)
這個時候,你的回應會是「內外一致的」、「沒有衝突的」、「平衡的」、「真心的」;你的內在,才會真正感到安全。
閱讀更多
2020-03-30
李雅雯(十方)
媳婦跟婆婆吵架了;婆婆覺得自己很委屈,卻不直接與媳婦談清楚,反過來打電話給自己女兒,抱怨媳婦,甚至請女兒傳話,讓媳婦道歉。這種「三角傳話」,只會讓關係變得更糟。
閱讀更多
15/ 22
第 15頁,共 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