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7
李蓏昀
提到《家師父一體》這個節目,雖然我不是每一集都會看,但是只要轉到就不會錯過。這個節目是請成員們和師父一起共度一日,從中一窺師父的人生價値觀。某一集,師父請到了演員車仁表。
閱讀更多
2021-02-01
小虎文
經常在各個國家分享流行彩妝的游絲棋,從去年開始放緩了奔波的腳步,把生活重心從工作轉移到自己的身心靈,像是意外地從疫情裡得到珍貴的禮物:與自己好好相處。外在無論如何保養,內在也要同步滋養,讓人無法忘懷的魅力,總是從內而外。
閱讀更多
2021-01-29
蘇絢慧
有不少研究指出,孤獨會增加死亡風險,其對生命的危害不亞於菸害。一份關於孤寂的研究調查說,孤寂單身者的死亡風險會提高百分之二十五,等同於每天吸十五支香菸,孤寂對於健康和壽命的傷害由此明顯易見。
閱讀更多
2021-01-25
黃啟團
有一次在印度學習,為了讓自己能有一個清靜的學習空間,去之前,我特別交代公司的管理層,學習期間,公司的事情不要找我。不巧的是,我還是接到了同事的電話,她情緒很緊張,說出大事了,不得不打電話向我求救。原來,我們主辦的「反脆弱」第十二屆實用心理學大會邀請的重要嘉賓吳曉波臨時有事,沒辦法出席。
閱讀更多
2021-01-20
張薇薇
不管吹風下雨大太陽,退休後我雷打不動常常要去的地方就是傳統菜市場,雖然張郎老是碎念,但我就是不管,大雨中穿著漂亮的雨衣雨鞋逛菜市場,多麼有情調啊,就算只買回兩根新鮮小黃瓜也心甘情願走一遭。
閱讀更多
2021-01-15
張薇薇
每年過年,杯觥交錯、菜餚滿桌、充滿親朋好友豐盛恩情的新年假期將接近尾聲時,我總暗自心情低落,因為過完年,一切將回歸正軌。但之於我,什麼才是正軌?每日勞碌奔波於高壓職場與家庭之間?經常為小事抓狂?逢空就要用不停的活動與勞動填滿空隙?我曾期許自己五十而知天命,但白白虛耗了多年,卻還是終日不休,汲汲又營營,無所適從。曾看過一本書:「修行的重點不是你跟誰學過、什麼人到過你家……。」往臉上貼金不代表自身是金,要真正對自己有幫助,必須有志氣發誓願破除心中的執著,從生活中觀照自己的妄念,慢慢將之放下,就是「滅去心頭火自涼」。
閱讀更多
2021-01-12
李易紓
台灣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面對高齡浪潮來襲的可能社會衝擊,協助銀髮族能生活自立、享受安適人生,部署刻不容緩。銀髮族用品專賣店樂齡網開設「樂齡自立生活展示中心」,並推動成立「自立生活聯盟」,希望能協助長者自立生活、延緩老化!
閱讀更多
2020-12-24
蘇絢慧
英國媒體BBC在二○一八年有篇關於〈孤獨的五個誤解〉文章中,提到社會神經學家約翰•卡西奧普(John Cacioppo)認為:「孤獨感是來自人類進化的結果,目的在於促使我們改善與他人的關係。用口渴感來比喻,你要是感覺口渴,就會去找水來喝。你要是感到孤獨就會去接觸他人。千百年來,人類一直過著群居生活以保證安全,因此與他人保持聯繫是一種生存機制。」
閱讀更多
20/ 30
第 2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