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療癒

顯示第 28129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金凱瑞/為了讓母親開心,偽裝笑容...最後竟罹憂鬱症!為何他們用麻木掩飾痛苦,讓自己看起來快樂?

tCol 2019-12-11

黃啟團

金凱瑞/為了讓母親開心,偽裝笑容...最後竟罹憂鬱症!為何他們用麻木掩飾痛苦,讓自己看起來快樂?

黑夜與白天交替,有陽光就會有陰影,有快樂就一定會有悲傷。一個允許自己感受各種情緒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他悲傷時真實地悲傷,快樂時才能真正地快樂。那些看似永遠快樂的人,並不是沒有痛苦,他們只是用麻木去掩飾痛苦,讓自己看起來快樂而已......

閱讀更多

人生最後一哩路,許多人最想得到的是「寬恕」!我們能「這樣」超越傷害,成為更好的自己!

tCol 2019-12-10

大衛.懷特

人生最後一哩路,許多人最想得到的是「寬恕」!我們能「這樣」超越傷害,成為更好的自己!

寬恕是把自己放在世間更大的重力場裡,而不是當初似乎傷害了我們的地方。我們以成熟的眼光重新想像自己,以嶄新的身分重新想像過往,超越當初傷害我們的情境,踏進更寬廣的情境。

閱讀更多

50歲後回顧人生:向生命中幫助過你的貴人說「謝謝」!有時陌生的善意,也能幫助我們走出低潮

tCol 2019-12-09

根本裕幸

50歲後回顧人生:向生命中幫助過你的貴人說「謝謝」!有時陌生的善意,也能幫助我們走出低潮

我認為我的工作是協助人們從人生中找到愛。除了前面介紹的那幾位,我還認識好多位過著悲慘人生的人,而且我發現,他們的人生中必定有愛。因此,不知不覺地,尋找愛這件事,就變成我工作的一部分了。

閱讀更多

老婆忍無可忍想離婚!他悔過寫了十封信,直到做對「1件事」挽救婚姻,愛還是能重來!

tCol 2019-12-09

根本裕幸

老婆忍無可忍想離婚!他悔過寫了十封信,直到做對「1件事」挽救婚姻,愛還是能重來!

我認為「感謝」是 療癒 罪惡感最有效的方法。感謝的能量淨化了罪惡感,並與其背後的愛直接連結。換句話說,「感謝」就是「愛」。

閱讀更多

都過了這麼久,你怎麼還走不出來!醫師:悲傷的有限日期有多長?答案只有「這一個」

tCol 2019-12-09

許禮安

都過了這麼久,你怎麼還走不出來!醫師:悲傷的有限日期有多長?答案只有「這一個」

悲傷是非常個人化的情緒,按照安寧療護的標準:尊重病人的自主權與個別差異,我們應該要尊重每個人悲傷程度的深淺與時間的長短,而不是定一個公認的標準去譴責某些少數人太超過。

閱讀更多

孩子還讀國小,怎麼捨得放手?罹患子宮頸癌的她,織毛線衣陪兒子長大,生命離開了,愛還在

tCol 2019-12-06

許禮安

孩子還讀國小,怎麼捨得放手?罹患子宮頸癌的她,織毛線衣陪兒子長大,生命離開了,愛還在

當年我們的安寧病房才剛開始不久,誰都不是非常有經驗,但是大家集思廣益的結果,終於發現:阿純會織毛線,而且,以她現在只能臥床休息的體力,能替兒子做的恐怕也只有織毛線了。

閱讀更多

「十年內我們會再見面嗎?」50歲後好友重逢、恍如隔世,人生最重要的功課:把握今生、讓愛長存

tCol 2019-11-29

許禮安

「十年內我們會再見面嗎?」50歲後好友重逢、恍如隔世,人生最重要的功課:把握今生、讓愛長存

最近去南部演講,遇到一位十年前熟識的朋友,因為她離職返鄉,已經七年未曾有任何音訊,於是她先拉著我的手不放,而我忍不住要和她擁抱。當課程結束後,握手道別時,我對她說:「十年內我們會再見面嗎?」

閱讀更多

「離別」是生命美好的禮物:一輩子不長,學會勇敢大哭、擁抱所愛的人,「悲傷」讓我們心中更有愛

tCol 2019-11-29

許禮安

「離別」是生命美好的禮物:一輩子不長,學會勇敢大哭、擁抱所愛的人,「悲傷」讓我們心中更有愛

我們總是忘記身體必然毀敗、生命必定死亡、無常隨時降臨,我們總是以為身體毀敗之後一切就化為烏有、生命死亡之後就煙消雲散,卻不知道精神可以不靠肉體而運作、靈體可以轉換形式而存在。

閱讀更多

把握有限人生,陪伴摯愛親友!中年之後我們開始不斷告別...但最後,我們仍會重逢、相聚相愛!

tCol 2019-11-29

許禮安

把握有限人生,陪伴摯愛親友!中年之後我們開始不斷告別...但最後,我們仍會重逢、相聚相愛!

人世間的陪伴有時、因緣有時,曲終人散是天經地義的,天長地久、海枯石爛,不是我們短暫的生命所能承諾的事。我們的親人其實也不是常相伴在我們身旁,我們常常置身在不同的時空中兩地相思。

閱讀更多

難熬的「週年症候群」,親友溫暖送上關懷吧!50歲後有愛相伴,讓我們走得更遠,人不在、情更長

tCol 2019-11-29

許禮安

難熬的「週年症候群」,親友溫暖送上關懷吧!50歲後有愛相伴,讓我們走得更遠,人不在、情更長

這不只是「人在人情在」,更是「人雖亡,人情長存」的最佳典範。當悲傷找到宣洩的出口,生命可以更真實,而生活可以不那麼艱難,有愛相伴更容易度過。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