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神經內科

顯示第 18119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90

自我檢視! 帕金森氏症有四病徵

tCol 2016-06-24

健康醫療網

自我檢視! 帕金森氏症有四病徵

年約六十歲的張先生這幾年開始有一些動作上的遲緩,包括了手顫抖、僵硬、平衡協調障礙,漸漸臉部也有僵硬的情況出現,影響到日常生活功能以及生活品質,前往就醫治療後被確診為帕金森氏症。

閱讀更多

10%失智症可被治療 勿輕忽當老化延誤就醫

tCol 2016-06-23

健康醫療網

10%失智症可被治療 勿輕忽當老化延誤就醫

年約七十歲的范太太這幾年開始會忘記鑰匙放在哪裡,偶爾忘了別人的名字,越來越多記憶力喪失的情形出現,於是家人帶她就醫接受檢查治療。造成失智症(Dementia)的主要疾病為老年失智症(Alzheimer's disease,阿茲海默氏症),其次為血管性失智症(Vascular dementia),約有10%的失智症是可以被治療的,因此若家中老人出現疑似失智跡象,建議及早就醫。

閱讀更多

病人發聲》漸凍人袁鵬偉  用眼睛寫出的遺囑 請不要急救,那是對我最大的慈悲

tCol 2016-06-02

陳玉華

病人發聲》漸凍人袁鵬偉 用眼睛寫出的遺囑 請不要急救,那是對我最大的慈悲

對漸凍人來講,生命的終點站已現,死亡是更改不了的車票。漸凍人袁鵬偉,因靈魂被禁錮在身軀中,釋放出前所未有的創造力,成為作家、創業家。死神在招手,他坦然面對,唯一要求家人:如果沒法醒過來,請停止機器維生。

閱讀更多

中風住院一周又再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患者要小心!

tCol 2016-03-30

健康醫療網

中風住院一周又再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患者要小心!

身染糖尿病、高血壓雙症頭,當心腦中風發作一次接一次!台中榮民總醫院 神經內科 主任陳柏霖表示,分析缺血性腦中風的高危險因子,以糖尿病、高血壓兩病併發的族群是最大危險群,在十年內有10%的機率會發生腦中風、心肌梗塞,是在抽菸、生活緊張、壓力、有中風家族史等危險因子當中,最大地雷。

閱讀更多

中醫在疼痛治療上的運用

tCol 2016-03-02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

中醫在疼痛治療上的運用

疼痛不是病,但沒有人會喜歡疼痛的感覺,而疼痛卻是臨床各科疾病中極為常見的,也是患者最感痛苦而極需要醫生為之解決的主要症狀。以往的疼痛治療,大部份分散在各個專科裡執行。頭痛時要看 神經內科 ,膝蓋痠痛時要找骨科,長了帶狀皰疹疼痛不已就去看皮膚科,坐骨神經的疼痛難以緩解時就尋求神經外科醫師的協助。而在中、西醫疼痛中心中,除了西醫的治療外,中醫的治療也提供民眾另一項的選擇。

閱讀更多

想睡嗎? 其實你缺的是……

tCol 2015-12-02

丁彥伶口述/尹居浩醫師

想睡嗎? 其實你缺的是……

天氣冷待在辦公室就猛打呵欠、想睡嗎?當心這可是缺氧症狀!振興醫院腦 神經內科 主任尹居浩提醒,寒冬將至,民眾一定要預防缺氧傷害!

閱讀更多

研究證實 老人睡午覺失智機率增

tCol 2015-10-28

健康醫療網

研究證實 老人睡午覺失智機率增

下午小睡一下可恢復體力,但老年人可要當心了!現在有研究指出,睡午覺,可能會讓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

閱讀更多

BMW執行長突暈倒  疑椎基底動脈循環不全 「感覺快昏倒」  恐中風前兆

tCol 2015-09-24

林思宇

BMW執行長突暈倒 疑椎基底動脈循環不全 「感覺快昏倒」 恐中風前兆

跌倒了再站起來,快昏倒了也再站起來,但此時就不可等閒視之。德國名車BMW執行長克魯格在新車發表時突然昏倒,嚇壞全世界觀眾。醫師評估,很可能是「椎基底動脈循環不全」所導致,而這疾病,是導致中風的主因之一。

閱讀更多

血管缺乏彈性  外力可致動脈內膜剝離 不喝水又亂刮痧  青壯也中風

tCol 2015-07-30

任中龍、林思宇

血管缺乏彈性 外力可致動脈內膜剝離 不喝水又亂刮痧 青壯也中風

按摩、刮痧,可能是造成腦中風的最後一根稻草,即使是年輕人也難逃;炎炎夏日,水分補充不夠,有腦中風危險因子的人容易發病,第一線的醫師診間觀察,病人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閱讀更多

早發性失智症  40歲後開始預防  記憶力變差  當心失智作祟

tCol 2015-04-30

張又晴

早發性失智症 40歲後開始預防 記憶力變差 當心失智作祟

台灣早發性失智症估算約1至2萬人,遺傳因素占極大的發病原因,只是時間提早了;醫師建議,除了多動腦、運動外,也可採用地中海型飲食、避免肥胖,都有助於延緩早發性失智症提早出現。

閱讀更多

19/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