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2
林芷揚
《病人自主權利法》於108年1月6日正式施行,上路超過一年半,不少民眾仍是一知半解,常見的疑問包含:病主法與《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有何不同、已經簽署過「放棄急救」,是否還要再簽署「預立醫療決定」等。為推廣善終觀念,病人自主研究中心提供相關資訊幫助民眾了解,執行長楊玉欣則帶領團隊前往病家探訪, 聆聽 病人意見。
閱讀更多
2020-07-22
李宇銘
生活在大城市,每天總是處於各種聲音之中,就算將家中所有電器關掉,有時候也會聽到房子外的車聲、空調聲,不如農村般寧靜。長期在有噪音的環境之中生活,容易造成心煩緊張,適應了就不察覺,就好像有些人回家就開收音機、電視機,長期適應了就根本沒有聽進內容,變成一種背景噪音,增加了內心的壓力。
閱讀更多
2020-07-20
今周特刊
當醫療科技愈來愈進步,法規愈來愈專精,死亡就會變得愈來愈不自然了。我們都知道,科技過度傲慢崛起,我們人類卻誤會了,以為新科技醫療就可以阻止人類死亡,殊不知「壽終正寢」,才是真正的自然死亡。
閱讀更多
2020-07-09
曾野綾子
困難、災難、疾病,這些任誰都想逃避的現實問題,有時候會使我們的心靈成長,這樣的事情我從小看到大。
閱讀更多
2020-06-29
梅伊・馬斯克
編按:梅伊‧馬斯克是美國知名電動車及太陽能板公司特斯拉(Tesla)執行長伊隆‧馬斯克的母親。她15歲出道成為模特兒,後歷經家暴、離婚等挫折仍勇敢迎戰人生;59歲開始頂著一頭銀髮大方接受「變老」的美麗,直到超過70歲的現在仍是身材苗條的時尚超模,並跟上社群媒體潮流,成為勵志網紅,分享正向人生觀。
閱讀更多
2020-06-22
楊晴翔
當我們懂得向對方適度表達感謝與珍惜,用委婉尋求幫助的方式與對方溝通,相信對方會更願意幫助你,協助你達成需求。
閱讀更多
2020-06-05
蘿拉.李普斯基, 康妮.柏克
這既不是將問題分門別類,也不是安排事情的輕重緩急,而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最糟糕的結果就是,因為已見證過太多悲劇,只要問題不屬於極端苦難,就認為不重要。
閱讀更多
2020-05-29
賴佩霞
「同理心」是非暴力溝通的核心,其中又涵蓋了兩個彼此相關的層次:一是「同理自己」,也就是先懂得體諒自己的感受及需要,二是有了同理自己的經驗之後,才有辦法「同理他人」,體會對方的感受及需要。
閱讀更多
2020-05-26
林芷揚
喝茶會喝進農藥?深海魚含有重金屬?防疫期間如何消毒?醫藥新聞中常見醫師顏宗海接受採訪、替社會大眾解惑,每當記者求助,他幾乎有求必應,不厭其煩提供資料、抽時間回答問題,有時錄音、有時講電話,也曾用手機自己錄影解說畫面,語氣永遠輕柔溫和。繼承恩師林杰樑精神、守護台灣醫療的他,來自馬來西亞、在寶島落地生根,用柔軟的方式拉近醫病關係,用微笑迎接健康、快樂的每一天。
閱讀更多
12/ 21
第 12頁,共 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