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致死率

顯示第 213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75

歌仔戲名旦連明月病逝,親兒捐肝救不回…從肝炎、肝硬化到肝癌一招能防堵:務必做對這些事

tCol 2023-01-16

照護線上

歌仔戲名旦連明月病逝,親兒捐肝救不回…從肝炎、肝硬化到肝癌一招能防堵:務必做對這些事

今周刊編按:資深歌仔戲女星連明月去年12月初爆出肝硬化致病危,隨後接受小兒子捐肝,在12月18日順利進行換肝手術。雖然手術順利,但醫師仍表示仍需在加護病房觀察,未料今(1/16)日傳出連明月因心臟積水,凌晨緊急搶救1小時仍回天乏術,享壽70歲。連明月3歲開始演歌仔戲,16歲隨劇團北上發展,先後加入「小明明歌劇團」、「葉青歌仔戲團」,她的古裝扮相美艷,能文能武,是名聞一時的花旦。與她相識超過30年的資深藝人黃志強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連明月後來在中部歌廳秀做總監,她唱作俱佳,不過壓力很大,還要扛票房。只是演藝工作表現出色的她,健康卻陸續出狀況,10多年前動了腦瘤手術,身體不太穩定,走路容易跌倒;去年10月更在個人粉絲專頁透露,曾在廁所昏倒長達40分鐘,緊急送醫檢查後發現肝硬化。她配合醫生展開治療與控制,當時還向粉絲喊話:「不要擔心,把這一切轉化成給我加油打氣,願能度過此關,一切平安,健康。」去年12月連明月病情告急,由小兒子捐肝救母,沒想到換肝不到1個月,竟傳出噩耗,令眾多星友感到不捨。連明月多年好友、導演李朝永證實消息,透露連明月心臟不好,實在撐不過了,「去做天使了」;資深演員林秀芳則在臉書發文「阿姐,你一路好走,無痛無煩惱了」。肝臟被稱為沉默的器官,許多病患是先病毒型肝炎再肝硬化,接著患肝癌。肝臟慢性發炎會增加肝硬化、肝癌的風險,導致肝臟慢性發炎的原因很多,包括B型肝炎、C型肝炎、脂肪肝、酒精、抽菸、代謝性疾病等,若有相關危險因子,便需要定期檢查。「其實肝炎的追蹤,只需要靠抽血與腹部超音波,便利性相當高。」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提醒,「C型肝炎的治療也很簡單,療程僅8週或12週,副作用低、治癒率高達98-99%,大家一定要把握治療時機!」(原文刊載於2021/11/23,更新時間為2023/1/16)

閱讀更多

80歲阿伯下肢冰冷痛整天,竟是急性「腳中風」險截肢!這些症狀出現快送醫,注意膚色和溫度

tCol 2022-12-16

郭美懿

80歲阿伯下肢冰冷痛整天,竟是急性「腳中風」險截肢!這些症狀出現快送醫,注意膚色和溫度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血管阻塞發生的機會大幅增加,除了要小心天冷引發心臟血管硬化、可能併發的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外,也要高度警戒包括下肢的「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PAOD)」,輕者影響走路、跑步痠麻無力,重度阻塞者則面臨壞疽(乾枯發黑)、截肢,也就是俗稱的「腳中風」!

閱讀更多

常見皮膚癌有3種,「惡性黑色素瘤」致死率最高!醫曝5種痣恐是癌,長在「這一處」最危險

tCol 2022-09-24

黃明惠

常見皮膚癌有3種,「惡性黑色素瘤」 致死率 最高!醫曝5種痣恐是癌,長在「這一處」最危險

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幾顆痣,小小的痣其實暗藏身體健康的警訊。如果皮膚突然冒出一顆痣,需不需要就醫呢?

閱讀更多

早期不易發現  致死率逾七成 可怕腸中風  比大腸癌還難救

tCol 2022-08-18

林思宇

早期不易發現 致死率 逾七成 可怕腸中風 比大腸癌還難救

編按:資深藝人余天、李亞萍的女兒余苑綺(已改名為余泳澐)罹患直腸癌3期,今(8/18)日傳出病情不佳,余天接獲醫院通知後,趕緊前往台北榮總醫院探望女兒。面對媒體訪問,余天眼神哀戚凝重、一度難以言語,表示女兒現在意識不清,一度痛苦的用手向他比劃讓她走,讓余天情緒崩潰痛哭「我怎麼捨得!我怎麼可能讓她走,我說不可以!怎麼可以這麼殘忍。」而其實不只大腸癌,國人也須留意「腸中風」所隱藏的危險,因為腸中風的致命危險程度相當高,治療起來也比大腸癌更棘手。或許大家都對「中風」兩個字不陌生,腦中風、心中風(心肌梗塞),都是每逢冬季就經常聽到的「要命中風」,但是醫師提出警告,未來台灣腸中風的發生率恐越來越高。大腸癌治療權威王輝明就曾指出,大腸癌相對容易治療,但罹患腸中風的話,可說是「代誌大條了」、「很難救…」,若出現肚子痛和血便2症狀請盡速就醫!(原文刊載於2016/06/02 更新時間為2022/8/18)

閱讀更多

成人MIS-A致死率是兒童3倍!一圖看懂MIS-A「臨床8大症狀」,出現2狀況儘速就醫

tCol 2022-06-21

郭美懿整理

成人MIS-A 致死率 是兒童3倍!一圖看懂MIS-A「臨床8大症狀」,出現2狀況儘速就醫

本土確診人數逐日下降,國內疫情似有好轉跡象,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21)表示,目前已收到2例疑似MIS-A(成人多重系統發炎症)通報。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也提醒,確診後2至12週可能產生MIS-A,預期近期將陸續傳出相關案例,民眾應多留意。

閱讀更多

我確診了,老公叫我自己想辦法…病毒像「照妖鏡」照見人性,別讓焦慮成傷人武器

tCol 2022-05-13

林靜君談心室

我確診了,老公叫我自己想辦法…病毒像「照妖鏡」照見人性,別讓焦慮成傷人武器

最近Covid-19疫情嚴峻,確診人數單日數以萬計,守了兩年多的防疫生活,從病毒不知在何處的戒備提防,到現在的兵臨城下的急迫感,病毒好似一面鏡子,在這過程中,有人患難見真情,也有人被撕裂了感情。

閱讀更多

主動脈剝離逾半48小時快速死!「胸撕裂痛、從前胸痛到後背」,有這些症狀也要注意

tCol 2022-04-06

郭美懿

主動脈剝離逾半48小時快速死!「胸撕裂痛、從前胸痛到後背」,有這些症狀也要注意

近年屢傳名人因主動脈剝離猝逝,包括已故藝人小鬼黃鴻升、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以及3月初才離世的京城建設老總陳添進等。據統計,主動脈剝離若未即時醫治,有逾5成患者可能在48小時內死亡。醫師提醒,如果突然在幾秒內出現撕心裂肺的痛,而且一路從前胸痛到後背,就要立即就醫。

閱讀更多

美國疫情死亡進逼100萬人》新冠肺炎第三年 苦難該結束了? 或許該看看1918大流感的經驗

tCol 2022-02-11

劉煥彥

美國疫情死亡進逼100萬人》新冠肺炎第三年 苦難該結束了? 或許該看看1918大流感的經驗

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COVID-19)進入第三年,全世界累計確診超過4億人,但曙光要出現了嗎?以重災區美國為例,累計死亡人數在2021年12月中超過80萬人,上周春節連假期間更突破90萬人。照這種速度來看,幾乎可以確定,今年上半年美國累計死亡將突破100萬人!然而,從美國、歐洲到亞洲,一些國家紛紛開始降低防疫管制,或準備有條件開放國門。部分美國專家認為,造成全球數千萬人死亡的1918全球流感大流行(又稱西班牙流感)經驗,特別是其進入第三年在美國的狀況,或許可從中看出新冠肺炎進入第三年的可能變化。簡單來說,未來新冠肺炎可能變得更溫和,朝向流感化的方向前進,但若大家輕敵、沒做好該做的防疫措施,疫情仍可能出現區域性的反撲。

閱讀更多

流感、肺炎...40後免疫快速下降!成人該打的9種疫苗別遺漏,醫師圖解懶人包

tCol 2021-11-24

照護線上

流感、肺炎...40後免疫快速下降!成人該打的9種疫苗別遺漏,醫師圖解懶人包

「已經打過流感疫苗,為何還是會感冒?」「車禍受傷,需要施打破傷風疫苗嗎?」「小時候得過水痘,需要接種帶狀疱疹疫苗嗎?」「B型肝炎抗體消失了怎麼辦?」「最近剛生產,適不適合接種HPV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或許你也曾經有過這些疑問,究竟成年人該接種哪些疫苗?又要在什麼時候施打疫苗呢?。

閱讀更多

接種AZ高端疫苗胸悶、胸痛猝死,是主動脈剝離?兩大名醫解析主動脈剝離成因、致死率

tCol 2021-08-27

李易紓整理

接種AZ高端疫苗胸悶、胸痛猝死,是主動脈剝離?兩大名醫解析主動脈剝離成因、 致死率

近日發生不少接種高端疫苗或AZ疫苗猝死案例,包括九把刀岳母施打AZ四天後身體產生劇痛後不幸離世,另外有位基隆40多歲無慢性病史女性,則是早上接種高端疫苗,下午即因胸悶、手腳麻痺症狀,前往台大掛急診時昏倒,隨後搶救無效晚間去世。不少醫界專家看了這兩個案例,都推論是主動脈剝離。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