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8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終身的發生率是六分之一;失能後遺症也是我國成人殘障的主因之一,不僅造成病患與照顧者沉重的負擔,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2017-11-30
林思宇
前體育主播傅達仁、黑水溝仁醫侯武忠皆飽受胰臟癌之苦。由於發現不易,確診時大都為末期。甚至免疫療法、微創手術等治療,也徒勞無功。編按:名嘴劉駿耀12月7日因胰臟癌病逝,再度喚醒大家對這個沉默殺手的重視。
閱讀更多
2017-09-07
林晟涵
有緣、無緣,大家來做伙,咱們趕緊來裝牙齒,厚爽啦,輕鬆啦,漂亮啦……。」裝上活動假牙後,藝人李炳輝因缺牙而凹陷的雙頰恢復光彩,快七十歲的他,對著我們咧嘴大笑,即興演唱。
閱讀更多
2017-05-08
林思宇諮詢/嘉義長庚醫院院長蔡熒煌
「肺癌」不再那麼可怕, 醫界發現,肺癌細胞會隨著時間與治療而演變,因此肺癌患者的精準治療不是只有一開始,後續每個階段治療,若能再做切片得知變化,就可以讓用藥更精確,肺癌也慢性病化。
閱讀更多
2016-03-10
健康醫點靈
一旦冠狀動脈硬化、狹窄,斑塊破裂而引起血栓堵塞血管,就會發生心臟缺血、缺氧,輕者引起短暫、輕微的胸口不適,也就是心絞痛或狹心症,重者心肌細胞死亡,心臟收縮功能大受影響,出現劇烈胸痛、冒冷汗等現象,這就是「心肌梗塞」
閱讀更多
2015-08-25
TMU健康快遞-北醫
在美國、歐洲及世界各國,肺癌一直是 致死率 最高的惡性腫瘤。自 1985 年來,全世界的肺癌患者增加了 50%,這和世界人口總數增加、環境變遷及人口年齡老化有密切關係。
閱讀更多
2015-06-18
李建興、許秀惠
老祖宗說的好,「上醫治未病、中醫治已病,下醫治末病」,在預防重於治療的鐵律下,平日就該警覺身體傳出的訊號,尤其正確理解反映身體機能的數字,才能進行精準的健康管理。一個數字,代表一個密碼,解讀它、看懂它、改善它,健康之道就在其中。
閱讀更多
2014-11-07
健康醫療網
近年來,因溫室效應,氣候變化好大,經常忽冷忽熱讓人防不勝防,尤其是高血壓患者,很容易因為天氣驟冷之下,而出現腦中風!
閱讀更多
2014-07-03
賴筱凡、周品均
他花了三十年的時間,只為了找出一個答案,用無數的實驗結果,說服不相信的人們;他找到免疫T細胞抑制分子,重燃全球醫界對癌症免疫療法的信心。他是首屆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美國科學家艾利森。而今年(2018),諾貝爾生醫獎於10月1日揭曉得主,由艾利森與日本的本庶佑博士共同獲得殊榮。
閱讀更多
2013-12-26
鄭淳予
他是台大最有權威的神經外科名醫,全盛時期,外科界盛傳,「只要是有頭的病人,都會在他手中活下來」。但在登上醫療頂峰後,他才看見,從來都是病人在度化不願投降的醫師。走過意氣風發之後,他選擇用圓融的智慧與無微不至的體貼,讓一場醫療革命溫暖綻放。
閱讀更多
7/ 8
第 7頁,共 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