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4
趙閎毅整理
「糖尿病」對一般人來說可能經常聽到,又或者邁入中年後身邊親友就有不小的機率,可能患有這個被人稱為「富貴病」的疾病。究竟「糖尿病」發生的原因為何?有哪些類型?又會有哪些症狀?我的血糖偏高是不是已經得到糖尿病?罹患糖尿病後又該怎麼注意自我日常照護呢?
閱讀更多
2023-08-24
趙閎毅
一名60歲男子患有糖尿病,血糖長期控制穩定,過去數年來雙眼視力逐漸模糊,原以為是年紀增長的視力退化,檢查後發現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不只造成黃斑部水腫,視網膜還險些剝離,差點失明。
閱讀更多
2023-07-11
NOW健康
衛福部公布最新國人10大死因,糖尿病高居第6位,由於現代人飲食西化,嗜吃油炸、含糖飲料等、少運動,長期不良行為累積導致體內胰島素失衡,臨床發現糖尿病患逐漸有年輕化的趨勢。
閱讀更多
2023-06-06
照護線上
想要把 血糖控制 好,飲食、運動、藥物缺一不可,根據臨床經驗,每十個糖尿病病人中大概有1至2個的服藥順從性較差,主要原因可能和副作用有關。
閱讀更多
2023-05-31
郭美懿
每年5~8月是荔枝的盛產期,荔枝富含蛋白質、維生素、脂肪、檸檬酸、果膠以及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維他命C更是蘋果的18倍!不過荔枝糖份高,空腹吃容易促進胃酸分泌,從中醫角度荔枝更屬「發物」,吃多易上火,也容易誘發濕疹發作。營養師提醒,品嚐荔枝要注意3件事,另糖尿病患及熱性體質者也別多吃。
閱讀更多
2023-05-18
中時新聞網 方翊倩
一名62歲阿嬤有高血糖問題,近日出現皮膚搔癢、心悸、視力模糊等症狀,就醫發現血糖飆到474mg/dL,已到隨時可能昏迷的程度;醫師指出,阿嬤早餐喜歡吃粥或喝沖泡穀粉,這2樣都是「高升糖指數」食物,會使血糖上升非常快,長期下來導致阿嬤血糖失控。
閱讀更多
2023-04-25
NOW健康
現代人普遍一人多機、用眼過度,加上糖尿病、紫外線暴露等影響,罹患眼疾的機會大幅提升,尤以黃斑部病變最為常見。醫師表示,臨床上常見之黃斑部病變大致可分為3種類型,危險因子各有不同,治療前也需仔細評估,而隨著醫藥科技的進展,眼內注射也發展出多種選擇,幫助病友挽救視力,呼籲病友積極與醫師溝通和治療,留住美好「視」界。
閱讀更多
2023-03-24
中時新聞網 方翊倩
血糖可以從飲食控制,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關鍵。營養師李婉萍指出,一位病患自從身上帶了偵測血糖的機器後,只要飯後看到血糖飆到180mg/dL(正常空腹血糖為70~99mg/dl、飯後血糖80~140mg/dl),就會去運動、走路,1小時後血糖立刻掉到110mg/dL。李婉萍表示「肌肉可以吃血糖」,不管哪種運動型態對血糖都有幫助。
閱讀更多
2023-02-06
NOW健康
網路上流傳著許多號稱對健康有好處的飲食法,其中2種飲食模式受到大量討論,分別是低醣(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和低油(低脂肪)飲食法。《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就發表了一篇關於此2者究竟誰更有益健康的研究。研究顯示,低碳水高脂肪(LCHF)、卡路里不受限制的飲食方式,在減肥和控制血糖方面,比高碳水低脂肪飲食(HCLF)模式表現更好。
閱讀更多
2023-02-05
郭美懿
「是老了嗎?連筷子都拿不穩!」52歲陳先生向醫生抱怨,老婆老罵他吃飯時筷子常掉地上,他自己也覺得奇怪,右手腕怎會無力麻木?想不到就醫竟發現,這是由糖尿病引發的周邊神經病變。衛福部彰化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嶸洲表示,很多糖尿病患者不自知或不在乎,常引發神經病變難以回復,一定要謹慎!
閱讀更多
4/ 13
第 4頁,共 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