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見面

顯示第 415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罹帕金森症15年,他從「不會死、不好活」到完成環球一周夢想:就算得病,也要當第1名的病人

tCol 2024-05-16

郭美懿

罹帕金森症15年,他從「不會死、不好活」到完成環球一周夢想:就算得病,也要當第1名的病人

與程忠平約在商場裡的咖啡館 見面 ,72歲的他雖然腳步略微細碎,步伐卻很堅定,看不出已與帕金森氏症共處15年。「這個病不會死,但也讓你不好活!不過就算得病,我也要當第1名的病人!」他笑呵呵地說。從57歲確診至今,他始終沒向病魔屈服,靠著運動與家人支持,並配合積極治療,不僅保持生活如常,去年更與妻子完成環球一周之旅。他說,即使得了帕金森氏症,依舊能找到生活的目的與意義,「不是為了苟延殘喘活著,而是有目標、有被需求的活下去!」

閱讀更多

熟齡的戀愛,是麵包與愛情全都要!2關鍵溝通彼此差異:情感關係裡不只有依賴,還有獨立性

tCol 2024-04-19

林靜君談心室

熟齡的戀愛,是麵包與愛情全都要!2關鍵溝通彼此差異:情感關係裡不只有依賴,還有獨立性

「我男友去年車禍受傷,目前還在復原中,他很需要我每天能陪伴他說話,他曾說陪伴是相愛的基礎,如果沒有陪伴如何培養出感情?但我這陣子因為工作忙不太能陪他,有請他體諒我,等我忙完就能有比較多時間相處,但事情還是忙。不知道該如何跟他溝通?」一位熟齡讀者來函傾訴她的困擾,這也是熟齡親密關係裡常會遇到的問題。因為諮商工作,而有機會與不同年齡層的當事人探索戀愛這門功課,深深感受熟齡期親密關係有它的特別性,要談一場成熟大人的戀愛,需要關照的面向很不一樣。

閱讀更多

他考高分只為「救母」,媽卻持刀威脅「不考台大醫科,就同歸於盡」…20年補教名師揭台灣教育怪象

tCol 2024-04-08

張祐嘉(楊陽老師)

他考高分只為「救母」,媽卻持刀威脅「不考台大醫科,就同歸於盡」…20年補教名師揭台灣教育怪象

教育部統計,學生自殺通報五年飆升八倍,補習班前線,一班有近三成孩子看身心科。比起擔憂成績問題,更重要的是探究在成績背後,究竟是「什麼」讓孩子出了問題。身處補教最前線,近二十年來,種種教育怪象在張祐嘉眼前輪番搬演,不計其數的孩子從教育高塔墜落,來不及被接住……教育本應是昇華可塑性、構築夢想的殿堂,卻在社會及家庭的扭曲壓力下,變形成殘酷的修羅場,一個孩子的成長竟成了以成績決定人格,無休止的痛苦學習。大人膜拜高分,卻漠視問題的「根源」,還會有多少孩子成為榜單祭品?

閱讀更多

退休後朋友越來越少?施昇輝用「這招」擴大社交圈:敞開心胸學習不同知識,打開人生精彩大門

tCol 2024-04-03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退休後朋友越來越少?施昇輝用「這招」擴大社交圈:敞開心胸學習不同知識,打開人生精彩大門

進入第三人生,很多人的社交圈會開始逐漸縮小,尤以男性更嚴重。當你離開職場後,同事、同業、客戶都很快會離你而去,同學雖可能仍有往來,但總會逐漸凋零。唯有結交新朋友,才可能拓展不一樣的生活。方法很簡單,但又很難做到,那就是勇敢去參加陌生聚會。

閱讀更多

為何這些人總是特別受歡迎?好人緣的3特質,好的關係不用刻意經營

tCol 2024-03-29

臼井由妃

為何這些人總是特別受歡迎?好人緣的3特質,好的關係不用刻意經營

我可以很肯定地跟你說—「怕生」是天生的性格反應,同時也是對自己誠實的表現。

閱讀更多

退休當志工卻被質疑,她怨「好心被雷親」!3個練習覺察自己要什麼:別踩「討好所有人」陷阱

tCol 2024-03-22

林靜君談心室

退休當志工卻被質疑,她怨「好心被雷親」!3個練習覺察自己要什麼:別踩「討好所有人」陷阱

再好的事情,都有光明與黑暗兩面。你的蜜糖,是她的毒藥,每個人的期待、觀點、信念可能完全相反,要在團體裡取得每個人絕對地滿意,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本來比較迎合傾向討好性格的人,要特別注意別陷入「要討每個人喜愛」的陷阱。

閱讀更多

同事不是被資遣、就是被逼退休…交大高材生40歲前毅然轉行創業:我從研究8吋晶圓變8吋披薩

tCol 2024-03-20

黃大米

同事不是被資遣、就是被逼退休…交大高材生40歲前毅然轉行創業:我從研究8吋晶圓變8吋披薩

人生的路從來不是你設定好軌道之後,就不會偏離。

閱讀更多

除夕圍爐比上班累、她要兒「自理」,媳竟上網公審「婆婆是年獸」!明明一番好意,為何還被誤解?

tCol 2024-02-23

林靜君談心室

除夕圍爐比上班累、她要兒「自理」,媳竟上網公審「婆婆是年獸」!明明一番好意,為何還被誤解?

「做人真的有夠難!」朋友楊姐一 見面 就大吐苦水,她被媳婦上網公審,親友截圖給她看,讓她氣到幾天沒睡好。原來,過去節慶應公婆要求,繁文褥節習俗一堆,搞得比上班還累,公婆離開後,楊姐逢年過節就一切從簡,篤信過日子比過節重要。去年獨子新婚第一年,她想說不好怠慢媳婦,特別訂宅配年菜,結果年夜飯媳婦整晚臉色「奧嘟嘟」,事後聽兒子說,夫妻為此大吵一架,媳婦認為夫家嫌棄她,只給她吃冷凍菜。楊姐聽到兒子的轉述挺錯愕,但也沒說什麼。今年楊姐不想為難小夫妻,暗示兒子可自行利用假期。結果他們出國度假,媳婦在網上放一張手抓著大螃蟹的照片,寫著「沒有圍爐的位子,只好自力救濟吃起來!」留言區有人說,「長輩就是年獸」、「妳被驅逐出境喔,拍拍~」楊姐為截圖火大,先生說:「算了!妳不會當作沒看到,都幾歲的人了,還和小孩子計較。」先生這是提油救火,讓她這口氣更不知道怎麼嚥下。

閱讀更多

與憂鬱症廝殺20年,她靠「這件事」學會與自己和解:我會珍惜這份「愛自己」的陌生感覺

tCol 2024-02-20

金賢真

與憂鬱症廝殺20年,她靠「這件事」學會與自己和解:我會珍惜這份「愛自己」的陌生感覺

雖然到了關節不時會吱吱作響的年紀,但在30歲以前,減肥是必須的,在健康方面我很嚴格地控管自己。但是在我經歷過「不如死了更好」的經驗之後,我在許多面向都變得亂七八糟。之前也是因為患有憂鬱症,所以不斷地服藥,但是當精神上受到創傷後,憂鬱症的症狀就更加惡化了。

閱讀更多

50後不會太近,也不會太遠的關係最舒適!2方法保持「恰到好處」的交情

tCol 2024-02-02

松浦彌太郎

50後不會太近,也不會太遠的關係最舒適!2方法保持「恰到好處」的交情

人與人之間保持適度的距離,才能良性互動。但,不是消極的對應,而是由衷尊重對方,信賴對方。尊重與信賴是保持良好人際關係的智慧。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