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6
偉文隨筆
要獲得「頓悟」並不容易,只有我們被感動,或我們生命情境與某個遭遇有所呼應的狀況下,這些故事或情境才可能帶給我們頓悟,這也就是有句話說「當學生準備好了,老師就出現」的意思。至於什麼時刻是「準備好的狀態」?當一個人處在困惑、徬徨、或好奇時,就是準備好的時候。
閱讀更多
2023-04-03
今周學堂
朱岳中指出女性投資人在投資理財上有其先天優勢,包括台灣女性的經濟獨立性突破七成、女性比較可以接受長期投資的概念、女性較男性更重視風險。朱岳中強調:「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女性只要先了解自己、了解工具,知道自己適合投資什麼⋯⋯就有機會達到「財富自由、身心靈富裕」境界。
閱讀更多
2023-03-28
李偉文
大提琴家馬友友曾說:「我之所以能在演出前保持平常心,是因為我已經到了一定年紀,不需要再去證明自己有多優秀的關係。」
閱讀更多
2023-03-23
盧亞屏
身為父母,究竟該不該讓子女清楚知道自己的資產、負債?而隨著子女成長,「資產」的功能也從養小轉為養老,可是一旦面臨兒女想出國留學、創業或購屋,父母到底幫或不幫?又該幫多少?
閱讀更多
2023-03-17
偉文隨筆
我總是覺得台灣有不少家長在孩子不同成長階段所採取的方法與重點剛好顛倒了。往往在孩子還小時,崇尚開放式的教育,以專家的話為聖旨,說「父母要當孩子的朋友」,認為一切事情都必須跟孩子「好好商量」,以致於孩子才剛學會走路、講話,就讓孩子予取予求。
閱讀更多
2023-03-05
郭美懿整理
國寶歌仔戲大師、「陳美雲歌劇團」團長陳美雲昨驚傳離世,享壽72歲!劇團昨(3/4)深夜在臉書發佈這項噩耗,指出陳美雲當晚8點10分因步履失穩滑倒,就再沒醒過來,「她自仙遊去了!」
閱讀更多
2023-03-04
林暐鈞
陪你善終,不僅是陪家人走最後一哩路,是學習放下摯愛,與理解自我價值的人生體悟,在告別以前,把愛好好留下來。如同作家李偉文所述,「人活著就必須面對兩個問題,生命是怎麼回事?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以及另一個終極問題,我的生命是怎麼回事?活著有什麼價值?」《陪你善終》新書分享會於今(3/4)登場,由蓮花基金會、三應出版社、一方青出版社等共同舉辦,場內吸引約250人入場,座無虛席,共同虛心學習「人生必修課,認識死亡與善終」,當摯愛的親友面臨死亡,如何協助他們走完人生?而留下來的家屬,又要如何陪伴彼此,走過無止盡悲傷,與感慨?
閱讀更多
2023-02-24
偉文隨筆
自古以來,幾乎不管什麼宗教或靈修團體,都把獨處當作是尋求來自上天啟示必要的手段,透過獨處,人類才能與超越的靈界交流,當然,不管我們是不是相信有這麼一個最高的主宰存在,在大自然裡獨處,有機會體會到與自然萬物融為一體的經驗,那種人與眼前景色似乎已經不再有界線的神祕體驗,如同祈禱,幾乎不可能發生在身旁有人吱吱喳喳講話時。
閱讀更多
2023-01-17
莊宜芳醫師
因為疫情的緣故,過去2年媽媽幾乎足不出戶。平日的志工活動停止,家人朋友的聚會、旅遊活動也都暫停,在北部工作生活的我,回家探望爸媽的次數也大幅減少,深怕把新冠病毒帶到中南部。最近,隨著防疫措施的限制解除,很多活動、聚會與旅行又開始熱絡起來。熱愛旅遊的爸爸,開始安排旅遊團帶媽媽出外散心,結果竟發現,媽媽衣櫥裡好多衣服都穿不下了,出門不知該穿什麼好?
閱讀更多
10/ 30
第 1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