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預後

顯示第 314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96

乳癌轉移仍有機會長期存活!醫師這樣說

tCol 2024-03-07

照護線上

乳癌轉移仍有機會長期存活!醫師這樣說

「細胞週期抑制劑與停經針已納入健保,幫助患者接受符合國際指引建議的治療,對停經前的荷爾蒙受體陽性轉移性乳癌患者非常重要!」三軍總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廖國秀醫師指出,多年來乳癌都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乳癌的治療也持續進步。

閱讀更多

陳俊翰律師感冒演變重症不治!SMA治療有機會避免憾事

tCol 2024-02-17

NOW健康

陳俊翰律師感冒演變重症不治!SMA治療有機會避免憾事

民進黨15日表示,不分區立委被提名人、身障律師陳俊翰,疑似因感冒引起併發症,不幸於2月11日逝世,享年40歲。消息傳出,引起各界震驚,事實上,上個月底,陳俊翰律師才出席SMA罕病活動,為SMA罕病病友爭取醫療權益,沒想到不到半個月,竟與世長辭。

閱讀更多

女性十大癌症「婦癌」占3位!她50多歲卵巢癌復發,靠1關鍵療法多活8個月:珍惜得來不易時光

tCol 2024-02-17

癌症希望基金會

女性十大癌症「婦癌」占3位!她50多歲卵巢癌復發,靠1關鍵療法多活8個月:珍惜得來不易時光

女性十大癌症中,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及子宮頸癌就占了3名,嚴重威脅婦女健康。過去我國最常見的婦女癌症是子宮頸癌,現在則是子宮內膜癌,其次為卵巢癌。晚期婦癌的治療除了手術,須加上化療或放射治療才能降低復發的風險。幸運的是,除了化療和放射治療,已經進入精準醫學時代的今天,尚有標靶藥物及免疫藥物,除了提高治療的效果,也更進一步降低未來復發的風險,提高生存的機會與時間。

閱讀更多

杵狀指是肺癌前兆?肢端末梢肥大不代表罹癌,應做檢查

tCol 2024-02-16

NOW健康

杵狀指是肺癌前兆?肢端末梢肥大不代表罹癌,應做檢查

近期網傳杵狀指有可能是罹患肺癌的前兆,讓許多民眾人心惶惶,對此,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沈彥君表示,杵狀指不能當作罹患肺癌的絕對關鍵指標,大家想知道是否患有肺癌,還是要透過影像檢查才能確認!

閱讀更多

46歲女誤觸「按摩禁區」竟腦中風!肩頸按摩後突發「這些症狀」要當心,醫示警:嚴重恐癱瘓

tCol 2024-02-15

郭美懿

46歲女誤觸「按摩禁區」竟腦中風!肩頸按摩後突發「這些症狀」要當心,醫示警:嚴重恐癱瘓

年底大掃除、身心壓力大、過年慰勞辛苦的自己,許多人都會選擇去按摩放鬆一下,不過有名46歲劉小姐卻在做完肩頸按摩3天後,突然發生右側內頸動脈嚴重剝離緊急就醫!衛福部臺北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吳俊毅提醒,不當按摩恐造成動脈剝離或中風,若按摩後感到不適等異常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

閱讀更多

早期肺癌術前、術後重點大公開,『免疫檢查點』記得要CHECK!胸腔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tCol 2024-01-04

照護線上

早期肺癌術前、術後重點大公開,『免疫檢查點』記得要CHECK!胸腔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針對能手術的早期肺癌,手術與術後輔助治療都是影響 預後 的關鍵,本次照護線上特別邀請三軍總醫院胸腔外科黃才旺醫師,公開解析手術重點、團隊照護以及術後輔助治療新突破。

閱讀更多

她照顧腦出血失能丈夫,還把兒子拉拔長大出社會、女兒想當護理師!擁抱悲傷,堂堂正正活下去

tCol 2023-12-20

南宮仁

她照顧腦出血失能丈夫,還把兒子拉拔長大出社會、女兒想當護理師!擁抱悲傷,堂堂正正活下去

那是我在神經外科實習的時候,我考取醫師執照後,剛開始在醫院上班。當時的我還有幾個夢想和希望,那是每個初次當上醫生的人都會經歷的。像是在小事上也要盡力守護患者生命的決心,上級吩咐的事情都要做到最好的架勢,還有在未來的日子裡成為人性化地迎接所有患者的真醫生的決心。

閱讀更多

免疫合併療法幫助晚期腎細胞癌爭取生機,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tCol 2023-12-15

照護線上

免疫合併療法幫助晚期腎細胞癌爭取生機,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醫師,我最近發現有血尿的狀況。」58歲的陳先生說。「會痛嗎?」醫師問。「解尿的時候不會痛。」陳先生想了想說,「倒是經常腰痠背痛。」

閱讀更多

晚期腸癌新希望!標靶合併化療縮小腫瘤,有利手術治療

tCol 2023-12-01

NOW健康

晚期腸癌新希望!標靶合併化療縮小腫瘤,有利手術治療

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9年大腸直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6,829人,已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每年約有6,000多人死於大腸直腸癌。所幸,沒有發生RAS基因突變的患者,臨床上已有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可使用,有望縮小腫瘤、提升手術切除機會;就算無法手術,亦可延長存活期,為患者帶來長期疾病控制、甚至治癒的希望。

閱讀更多

排便不順好困擾!恐肛門狹窄作祟,醫解析1手術可改善

tCol 2023-11-07

NOW健康

排便不順好困擾!恐肛門狹窄作祟,醫解析1手術可改善

58歲的許先生20多年前曾在他院接受傳統痔瘡手術治療,原以為能夠揮別排便不順的困擾,不料症狀遲遲沒有緩解,2年前又在親友推薦下至醫美診所進行微創痔瘡手術,但許先生排便狀況卻更加糟糕,近2個月更是排便困難,甚至稍一出力就疼痛難耐,日前輾轉來到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門診,經蕭光宏主任指診,發現許先生的肛門口徑僅剩1.5公分,診斷為嚴重型肛門狹窄。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