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1
郭美懿
出國遊學、異國打工、當背包客壯遊…,原以為這般熱血輕狂,只會出現在青春正盛之時,沒想到全是劉孟德70歲後發生的事。
閱讀更多
2022-03-18
崔民寧
本書作者崔民寧,在銀行負責受理存款、信貸等多種金融業務,每天都會接觸很多來存錢和借錢的客戶。她近身觀察、刻意聊天,14年下來得知:一個人對待錢的態度及投資方法,將決定這個人以後是窮還是富。她自己親身實踐這些觀察,畢業(相當於月薪3萬4,000元)後就存到第一桶金(約新台幣50萬元),數年後開始投資房地產,花10年存到20億韓元(約新台幣4600萬元),當起包租婆,達到財富自由。
閱讀更多
2022-02-25
卡特里娜・翁斯塔
關於家庭,有二點同樣重要且並存的真理:第一、家庭是幸福的泉源、聖殿和安全的所在;它反映出我們的特性,顯現出我們的審美觀和我們的過去。第二、家庭是強佔我們週末最多時間、進而摧毀它的主要元凶。
閱讀更多
2022-02-25
全娥論
在這個世界上,有善於開始一件事情的人,也有善於把一件事情堅持到結束的人。如果兩者都擅長的話,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不過很可惜的是,我是個「只有前者」在行的人。我少數能夠長期持續下去的事情,大概只有呼吸、喝酒和寫作而已,而且就連最後一個項目也經常中斷再重新開始。
閱讀更多
2022-02-24
全娥論
我曾經聽過一個說法,有三種方法足以改變一個人:第一種是改變生活的場所,第二種是改變來往的人,第三種是改變飲食。聽起來似乎還滿有道理的?我不由得點了點頭。人類本來就不容易有所轉變,唯有改變重要的環境,才能夠實現真正的變化。我之所以會被在社群軟體上看到的排毒果汁所吸引,也是因為想起這段話。
閱讀更多
2022-02-23
陳葦庭
台灣烘焙咖啡複合店多那之創辦於1989年,創辦人王建仁從麵包店學徒做起,他如何用72.5萬元起家,打造出南台灣最賺錢的複合式咖啡店?
閱讀更多
2022-02-21
郭美懿
新冠肺炎病毒侵襲全球逾2年,面對疫情起伏帶來的生活變動與經濟衝擊,讓人們不自覺陷入焦慮。海華文教基金會19日舉辦「與疫情共處的心理素質–為你祝福,齊心祈福」線上活動。邀請作家平路、精神科醫師王浩威及慧禮法師,從不同角度分享他們對疫情下家庭關係、人際互動改變的觀察,並提出提升個人心理素質、學習安定身心的方法,協助民眾關照情緒,也關懷他人的感受。
閱讀更多
2022-02-18
蓓兒・帕瓦
神經細胞構成神經系統,它藉由電流與化學物質以接收、處理以及傳遞訊息。單單大腦本身就包含大約一億個神經元以及一百兆個連結。
閱讀更多
2022-02-07
彭蕙珍
張愛玲曾說:「成名要趁早。」昔日的玉女紅星程秀瑛的一生,可說是呼應了這句話。程秀瑛16歲考進華視,17歲晉升為八點檔女主角,21歲就獲得巴拿馬影展最佳女主角。成名後她卻不戀棧,赴美深造、學習時尚,返台後,再度投入演藝事業,演出「花系列」《茉莉花開》更讓她爆紅,近年則是淡出演戲拾起畫筆。今年62歲的她說:「我在畫畫裡找到很多樂趣,竟然成為我的新職業。」未來程秀瑛還準備推出一個創作者平台,更大化的提供所有創作者發揮專長,用商業方式回饋社會,「這是推動我向前的動力」。
閱讀更多
2022-01-26
梁任瑋
Ready about?」船長黃昶勳大聲問水手,一旁水手回應:「Ready!」此時船長接著喊,「Tacking(開始轉)!」水手快速整控帆繩,讓船帆翩然而起,船身緩緩移動前行。船長一邊專注看風向,一邊熟練計算方向盤轉彎角度,準備出港。很多人不知道船長的另一個身分,其實是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安永旗下的安永企業管理諮詢服務公司總經理。
閱讀更多
27/ 30
第 2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