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3
郭美懿
國人愛吃止痛藥,卻常搞不清如何挑選,不管頭痛、關節痛、經痛都吃一樣的藥,反而吃出問題!衛福部彰化醫院腎臟科醫師黃耀宣表示,有些止痛藥廣告強調「不含消炎成分」,有的則主訴「有消炎才有效」,其實要不要「消炎」要視自己的身體情況來決定,最好能先徵詢醫師或藥師建議。
閱讀更多
2022-03-17
數位內容部
國內COVID-19疫苗第三劑追加劑接種率已突破4成,朝5成邁進。究竟追加劑的效果如何呢?林口長庚醫院今(17)日發表國內第一份COVID-19疫苗追加劑接種研究成果,總計招募340位受試者,發現不論是使用哪一種廠牌的疫苗當追加劑,皆可有效提升受試者體內抗體生成效果,也更能有效對抗Omicron變種病毒。而施打後的副作用,則以莫德納比例最高,高端比例最低。
閱讀更多
2022-03-09
郭美懿
藝人朱芯儀在生日當天宣布自己罹患乳癌二至三期,許多演藝圈好友紛紛打氣,而她積極面對病情的態度令人感佩,甚至以正向方式告知3個年幼孩子:媽媽生病了,與孩子自在相處。
閱讀更多
2022-03-04
林靜君談心室
「跟妳講過幾千萬遍,這種來路不明的藥不要亂吃,……。」小櫻回家看到本來保健營養品就已經堆得像小山一樣的茶几,又多出好幾罐新的,忍不住火氣唸了媽媽一頓。「那又不是藥,人家說效果很好……」,媽媽急忙辯解,舉例誰誰誰都有買。小櫻真心不解,老媽平日省吃儉用,唯獨對保健品花錢不手軟,她給的孝親費大部分花在這裡,實在無法認同。但看到媽媽一臉委屈的神情,內疚自己幹嘛說話那麼重。無奈這樣的劇情每回家一次就上演一次,小櫻問:「我應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2-03-04
郭美懿
82歲的黃奶奶有三高問題,平日雖在診所拿藥,卻時常漏吃或忘記吃,再加上過去曾收到Line訊息說:「年紀愈大可容忍血壓愈高,年齡加上80是可容忍的血壓範圍」,便對血壓數值不以為意,平常血壓更往往飆破160。某次,黃奶奶半夜起床上廁所時忽然胸痛、冒冷汗幾近暈厥,被家人緊急送醫治療,檢查後才發現竟是急性心肌梗塞發作,經緊急心導管支架手術處理及嚴格控制血壓、血脂及血糖,終於恢復穩定的生活。經過這次事件,黃奶奶再也不敢胡亂聽信網路謠言,遵從醫囑乖乖吃藥。
閱讀更多
2022-03-03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全職媽媽高小姐從來不運動,手腳冰冷又愛喝手搖杯飲料,也曾經長期服藥治療甲狀腺亢進。結果懷孕時,她感冒、蕁麻疹發作,免疫系統功能失調,生產完又腰痠,全身不舒服,抱小孩非常吃力…。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說,很多人照三餐吃藥,不吃不心安;忘了帶藥出門,比沒帶鑰匙還緊張。有包藥在手上,就好像穿了防彈衣,什麼病毒細菌都不怕,但其實中、西藥都有藥性,適當服藥、懂得將藥物毒素排除,才能長保身體健康。
閱讀更多
2022-02-25
NOW健康
隨著中醫養生觀念的普及,民眾對於中醫藥的接受度也隨之提高,以癌症治療而言,目前就有許多大醫院採用中西醫合併療程。即使如此,臨床上仍有民眾不敢告知醫師正在同時接受中西醫治療,導致兩邊醫師重複用藥或恐有用藥排斥問題,甚或疏於追蹤和檢查,種種迷思和盲點,都可能致使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閱讀更多
2022-02-21
照護線上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被診斷的癌症之一,每年新診斷的乳癌個案超過14,000人。臺大醫院外科部、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黃俊升教授指出,雖然乳癌個案數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但因乳癌治療持續不斷進步,在個人化醫療發達的現今,轉移性乳癌的治療成績不僅已經可以達成較長的整體存活期,且生活品質也可維持良好。
閱讀更多
2022-02-14
照護線上
五十多歲李先生在4年多前因為持續拉肚子而發現潰瘍性大腸炎,但是由於工作忙碌,所以沒有規律接受治療。
閱讀更多
2022-01-21
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一個人的一生,與癌症交手四次的機率有多高?四十五歲罹患乳癌,八年後,換小女兒罹患骨癌;五十七歲的我罹患肺腺癌,半年後,小女兒罹患血癌……。如今,我已經五十八歲,本是享清福的年紀,卻已與死神博弈數回。我曾為此撕心裂肺,但也就此釋然,這是屬於我的故事――
閱讀更多
22/ 30
第 22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