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2015

顯示第 18119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蛋白質吃少肌少症 吃多又傷腎 慢性腎衰竭患者營養怎麼補?

tCol 2019-10-21

廣告企劃製作

蛋白質吃少肌少症 吃多又傷腎 慢性腎衰竭患者營養怎麼補?

陳婆婆已經罹患糖尿病多年,漸漸的慢性腎衰竭的問題也找上門,每一口吃進嘴裡的東西必須更加斤斤計較,最愛吃的滷豬腳不能再吃了,但樂天的她並不氣餒,運動飲食上認真聽從醫師的指示,每天早上準時六點到公園報到,和附近的鄰居婆婆們跳跳土風舞、健康操活動筋骨。

閱讀更多

50歲後注意!骨質疏鬆早期無症狀,專家教3招存骨本

tCol 2019-10-18

林芷揚

50歲後注意!骨質疏鬆早期無症狀,專家教3招存骨本

小美的母親68歲,年輕時工作忙碌,經常應酬喝酒、飲食不正常、缺乏運動,最近洗澡時不小心跌了一跤,造成髖骨骨折,緊急入院開刀後,小美才知道媽媽早已患有骨質疏鬆症。

閱讀更多

四名癌友赤裸告白「我們的樣子不好看嗎?」,歧視的眼光像把刀,不如做「這件事」,正循環讓她重拾笑容!

tCol 2019-10-15

癌症希望基金會

四名癌友赤裸告白「我們的樣子不好看嗎?」,歧視的眼光像把刀,不如做「這件事」,正循環讓她重拾笑容!

看起來非常開朗的曉榕,生病時也曾無法按捺失落情緒,她回憶那段時光:「剛開始因為接受治療而光頭的時候,心情非常難過,偷偷躲在房間棉被裡面大哭了一場,生病之前我是一個很愛拍照、也很愛照鏡子的人,可是因為我的光頭,我有一段時間都沒有照鏡子,也不再照相,我變得封閉,沒有辦法面對自己。」

閱讀更多

癌症是紅肉、糖害的?美醫學期刊:每天必吃2種食物,遠離大腸癌、肥胖

tCol 2019-10-09

潘懷宗

癌症是紅肉、糖害的?美醫學期刊:每天必吃2種食物,遠離大腸癌、肥胖

20230402編按: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今(4/2)日驚傳已在3月28日癌逝,享壽71歲。他曾於2014年罹患咽喉癌,抗癌6年病情緩解,但2020年又罹患直腸癌,當時他透過臉書與官網宣布此一消息,表示將會「與癌共生」,依舊會持續音樂創作。未料抗癌多年,坂本龍一仍不敵病魔,留下《末代皇帝》、《遮蔽的天空》 、《小活佛》和《神鬼獵人》等知名作品傳世。大腸直腸癌是日本男性最容易罹患的癌症,女性則僅次於乳癌,在台灣也有同樣情形,國人大腸癌發生率更是高居世界之冠!究竟要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呢?來看這則報導。(原文刊載於2019/10/9,更新時間為2023/4/2)

閱讀更多

不沾鍋竟會致癌?化學博士1秒破解,但提醒少碰這4種食物

tCol 2019-10-09

潘懷宗

不沾鍋竟會致癌?化學博士1秒破解,但提醒少碰這4種食物

不沾鍋的塗層可能致癌嗎?不沾鍋是一個統稱,使用這種鍋子時,炒菜時較不易燒焦,也可以節省烹飪用油。一開始是杜邦公司(DuPont)以鐵氟龍(Teflon)塗層的不沾鍋打響這個名號,因此許多消費者便將不沾鍋與鐵氟龍畫上等號。不沾鍋的使用過程可能產生「全氟辛酸PFOA」,這種物質也曾經被發現,出現在某些披薩盒、微波爆玉米花紙袋、速食店漢堡和炸物的防油紙袋中,提醒民眾注意。

閱讀更多

胰臟癌確診如同宣判死刑...她不到3個月就往生!醫師提醒:出現5大症狀速速就醫

tCol 2019-10-07

NOW健康

胰臟癌確診如同宣判死刑...她不到3個月就往生!醫師提醒:出現5大症狀速速就醫

編按:基隆長庚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日前上節目談高血糖如何導致胰臟癌,還有罹患胰臟癌時的症狀。他分享一位門診病患向醫師詢問「要怎麼更早一點知道胰臟有癌變?」因為他的姐姐不抽煙、不喝酒、生活正常、也不肥胖,日前才因為胰臟癌離開,前後不到3個月...胰臟癌相當難防,醫師鄭重提醒,胰臟癌有5大徵兆包括: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腹部疼痛、大便外觀油油、眼白和皮膚變黃等,應提高警覺,趕快到醫院診查!

閱讀更多

放棄雙百萬年薪,中年退休追尋「快樂的初心」:能選快樂或痛苦,為何不讓自己開心

tCol 2019-10-03

郭恣安

放棄雙百萬年薪,中年退休追尋「快樂的初心」:能選快樂或痛苦,為何不讓自己開心

蔡宗汶(River)與朱璟雯(Amy)在金融業工作近20年,夫妻倆年薪雙雙破百萬,更已拿到退休金門票。但人人稱羨的管理職,卻得日日面對職場折衝,無力感讓他們決定逃脫,4年前創業賣義式冰淇淋,為人生下半場開啟新局,也應許人生:「過去為別人決定不開心,現在開不開心自己決定。」

閱讀更多

「癌王」胰腺癌真是難防,中央研究院揭罹癌關鍵:高糖食物要少吃,避免養出癌細胞

tCol 2019-10-02

NOW健康

「癌王」胰腺癌真是難防,中央研究院揭罹癌關鍵:高糖食物要少吃,避免養出癌細胞

有「癌中之癌」稱號的「胰腺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通常8成胰腺癌病患經確診後都已經是末期,罹癌後其中可手術治療的病患僅占2成。罹癌後即使手術成功,也有近8成胰腺癌病患癌細胞會再度復發或轉移。因此,若能進一步了解其癌細胞生成機制,不僅能發展更有效的標靶藥物,還能達到「預防勝於治療」之效。

閱讀更多

數學碩士股海慘敗,重花4年買這檔300張、翻身大賺700萬:悟通一個道理就能安心存

tCol 2019-10-01

孫悟天

數學碩士股海慘敗,重花4年買這檔300張、翻身大賺700萬:悟通一個道理就能安心存

4年來,我從股市中的敗將,蛻變成今日累積700萬股票資產的小確幸一族,只因為悟通了一個道理,且聽我慢慢道來。

閱讀更多

他把護理師逼走,最後沒病床住進入地獄!退役護理師曝2關鍵原因

tCol 2019-09-25

白色天空

他把護理師逼走,最後沒病床住進入地獄!退役護理師曝2關鍵原因

良好的醫病關係相當重要!有些塔外人士對醫病關係不以為然,覺得自己住院就是不舒服、有付健保費就是大爺,你們這些護理師,沒叫你們跪著上拖鞋就很客氣了,是在秋什麼?這位大爺,容我向您解釋一下,為什麼說合理對待護理師,是真心誠意為您好。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