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1
數位內容部
為因應新冠病毒疫情後,國內外生技醫療市場產生的新需求,長庚醫院今(11)日舉辦「2022年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智慧醫材技術廠商交流媒合會」,以「智慧醫材」及「創新醫材」為主軸,展出由長庚自主開發,具遠距偵測、降低治療侵襲性或縮短療程等功能的16項實用專利技術,並集結技術驗證所需之「臨床試驗」資源介紹,以及過去技術移轉開發成功之案例介紹,邀集國內生醫及資通訊業者參與探討,如何成功將上述軟硬體技術量產後導入國內外臨床領域使用,提升國內外民眾的健康福祉,同時帶動台灣生醫產業發展國際市場,達成長庚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使命。
閱讀更多
2022-11-04
照護線上
「醫師,我又昏倒了。」50歲的王女士說。「當時是什麼狀況?」「那時正在慢跑,突然就昏倒了。」
閱讀更多
2022-10-17
NOW健康
76歲何先生有黑便、血便,容易疲勞、虛弱、胃口不佳、腹脹、噁心等症狀,中間只服用成藥,身體不舒服仍忍了3個多月,才至診所就醫。醫師覺得不對勁,轉診至大型醫院,接受電腦斷層、腸胃鏡、切片等檢查,確診為「邊緣區B細胞淋巴瘤」。
閱讀更多
2022-09-20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父親往生的第23天,母親也在家嚥下最後一口氣往生了。母親往生,我的悲痛遠不如父親,因為她人生的最後20天過得真的太痛苦了。看著她宛若熟睡的遺容,我沒有暴哭,因為我真的懂了什麼叫「離苦得樂」。
閱讀更多
2022-09-20
郭美懿
許多熟齡人士到了一定年紀,都有牙齒脫落的問題,但缺牙要補時,卻往往徘徊在「植牙」與「活動假牙」之間。臺中慈濟醫院牙科醫師林冠佩指出,植牙好處不少,但部份病人涉及手術會有一定風險;活動假牙雖然相對沒有那麼方便,但安全性高、價格也更親民,可以選擇對自己最佳的方案,沒必要跟著潮流做!
閱讀更多
2022-08-22
彭蕙珍
「日前一位40幾歲男病患在診間忽然跪下來哭說:『教授,你一定要救我。』」這是肺癌權威台大醫師陳晉興在門診時經常見到的景況,這位病患發現肺癌末期已經治療多年,最近轉移到腦部,「他要負擔全家的經濟,要養老人和小孩,不知該怎麼辦?」陳晉興在從醫的過程中,對這樣的畫面一點都不陌生。但眼見肺癌人數逐年攀升,他實在於心不忍,尤其一發現罹患肺癌,通常是末期了。第四期患者5年存活率只有8%。雖然醫學進步可以治療,但事實是:沒有根治的一天。「病人常問我:『教授,我要一路治到什麼時候?』我都不忍心說,治療到你往生;它沒有終點,所以會很辛苦。」因此,陳晉興不停呼籲45歲以上民眾每2~3年要照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LDCT檢查出來的肺癌,9成以上都是1A期,存活率約88%,我的團隊存活率是94%。」
閱讀更多
2022-08-18
陳晉興, 梁惠雯
王女士(化名,70歲)個性開朗、熱情,堪稱「資深玩家」,游泳、打球、跳舞樣樣來,興趣相當廣泛;新冠肺炎疫情前,時常出國旅遊。然而,就在屆齡退休、準備迎接更寬廣的人生時,確診了肺腺癌。她勇敢、堅毅的面對,不僅為自己拍下美美的「畢業照」,還慰勞自己住進杜拜帆船飯店,灑脫的說:「罹癌又何妨?跟它直球對決就是!」
閱讀更多
2022-08-01
陳晉興、梁惠雯
肺部檢查出現異常影像時,大於三公分的稱為「腫塊」,小於三公分的叫做「肺結節」,在 X光 片上通常就是呈現白或灰色的點狀陰影。
閱讀更多
2022-07-06
郭美懿
40歲歌手朱俐靜2年罹患乳癌,與病魔對抗多時,仍在日前芳華早逝;而曾以《犀利人妻》奪下金鐘獎最佳女配角的36歲女星朱芯儀,也在今年3月宣布罹患乳癌2至3期,並在日前進行切除手術。朱芯儀與朱俐靜發現罹患乳癌時都不到40歲,尤其朱芯儀年輕生育且親自哺乳,並非高風險族群,也讓她在得知罹癌時悲嘆:「為什麼是我?」
閱讀更多
2022-07-05
黃俊升
「乳癌早期發現多半預後良好,大部分開完刀,做完化學治療,吃抗荷爾蒙藥物五年,就可結束療程。」──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黃俊升
閱讀更多
8/ 30
第 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