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2
郭美懿
70多歲的陳先生,日前因喉嚨疼痛就醫,電腦斷層檢查發現他食道中有魚刺,經緊急進行食道鏡手術,才取出2公分大的魚刺,順利解除魚刺卡喉危機。醫師提醒,許多人魚刺卡喉嚨,往往會以吞白飯、喝醋等民間偏方自救,其實反而可能造成二度傷害!醫師建議,吞到魚刺可自我觀察2至3天,若是喉嚨持續有異物感及疼痛,就要到醫院檢查,避免引起頸部感染。
閱讀更多
2023-04-28
郭美懿整理
56歲的陳先生因工作需求常出國,每次下飛機腳部就常會出現水腫,雖然活動後水腫會慢慢消失,但這半年來水腫情形越來越頻繁,也越來越嚴重,久久無法消退,甚至連拖鞋都穿不下。他到心臟科檢查,才發現雙腳靜脈瓣膜功能異常,且伴有深層靜脈血栓,經抗凝血劑和彈性襪治療後,水腫才逐漸改善。
閱讀更多
2023-04-27
陳珮甄 Selena
大多數時候,我們總是掛念著別人好不好,例如,擔心爸媽感冒好了沒、到底該怎麼舒緩孩子鼻子過敏的症狀……每天忙著照顧別人、回應外界需求的同時,有沒有也花上同等的精神、氣力,好好關注自己?我就是那個沒有做到的人。
閱讀更多
2023-04-11
郭美懿
據2021年健保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有7.7萬人罹患巴金森氏症,包括台語歌后詹雅雯及八點檔女星方岑,都是患者。巴金森氏病(又稱帕金森氏症)是盛行率第2高的腦部神經退化性疾病,僅次於失智症,但只要及早發現、長期以藥物治療,發病後仍能享有生活品質。不過巴金森氏症初期很難診斷出來,醫師提醒除了大眾熟知的「雙手顫抖」之外,步態不穩也是重要前兆之一,若走路容易跌倒,千萬別以為是單純的老化或骨科問題,建議儘速前往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閱讀更多
2023-03-27
郭美懿
台灣男性的痛風盛行率平均高於全球5倍以上,不少人因為熱愛珍奶、雞排、啤酒等美食而導致「帝王病」痛風發作。醫師提醒,想避免痛風發作,日常飲食就要注意,最好不要吃海鮮、內臟、動物脂肪等高普林食物,酒類、含糖飲料、尤其含果糖的手搖飲都要避免,才能免受痛風發作之苦。
閱讀更多
2023-03-14
李易紓整理
台灣本土經典復仇劇《台灣霹靂火》、《台灣龍捲風》編劇、前三立創作中心總監鄭文華去年12月因咽喉癌離世,享壽65歲,長眠於慈恩園,3/10是鄭文華百日,遺孀媛媛(邢宇凌)表示,華哥(鄭文華)在對抗病魔期間仍不忘創作,甚至持續構思故事,展現強大生命力,她也謝謝觀眾至今還記得鄭文華。
閱讀更多
2023-03-09
林暐鈞
預防重於治療,讓人不再聞癌色變!時至今日,癌症以成為眾人公敵,台大EMBA校友基金會昨(3/9)就以「婦癌防治」為題主辦《防癌公益健康講座》,協辦為中華醫養健康總會、陶聲洋防癌基金會,共同提倡癌症預防的有效措施、建議,陪伴眾人打造無癌人生。
閱讀更多
2023-02-24
照護線上
95歲的陳伯伯身體一向相當硬朗,不僅行動自如,甚至每天都保有運動習慣,但有次不小心感冒之後,卻一直出現氣喘吁吁的症狀,原本擔心是肺炎,沒想到就醫後竟發現是主動脈瓣膜狹窄釀禍,陳伯伯為重拾生活品質,因此立刻決定進行傳統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
閱讀更多
2023-02-21
NOW健康
許多人在上了年紀之後,會出現膝蓋關節發炎或疼痛的情形。根據統計,台灣60歲以上有15%至20%的人罹患退化性關節炎。不過,關節炎並非都與老化相關,也有可能是車禍外傷、開過刀、過度使用關節等所造成的結果,因此年輕人其實也有可能罹患關節炎。
閱讀更多
2023-02-16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內科部胸腔科 陳彥甫醫師
編按:肺阻塞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7位,估算台灣40歲以上成人約有6.1%罹有肺阻塞,以人口推估,約有88萬至100萬人罹患此症。2018年病逝的資深藝人孫越,就因肺阻塞(COPD)急性發作送醫,搶救23天後仍引發敗血性休克併呼吸衰竭,終年87歲。「孫叔叔」孫越是知名老菸槍,即使51歲成功戒菸,仍在戒菸22年後診斷出肺腺癌,晚年更飽受肺阻塞之苦,不僅走路、說話都會喘,更因免疫力下降易發燒而頻頻送急診。肺阻塞主要是因為長期吸菸導致,也有人因長期吸到二手菸、廚房油煙而患病。醫師提醒,肺阻塞是「不可逆」的病症,一旦「咳、痰、悶、喘」4癥兆出現2項以上,特別是咳嗽超過3週以上,一定要儘速就醫檢查。
閱讀更多
6/ 29
第 6頁,共 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