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5
李豐 醫師
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的醫師李豐,赴加拿大進修,就讀研究所第3年時罹患淋巴癌。返回台灣後,曾任教台大醫學院及擔任台大醫院病理科醫師,專業是細胞病理。當年為她治療的醫師,有人已過世了,李豐卻還活得很健康。若問為什麼,可能的答案是:她現在每天的生活都很「尊重細胞」。李豐醫師說:「我的細胞病理專業讓我明白,生病都是咎由自取。是我們置自己的細胞於死地,讓身體沒有機會復原。罹癌後,我開始自我反省,改變了飲食、作息、運動與對生死的看法,朝對的方向堅持下去,至今已和我的癌細胞和平相處超過45年。」
閱讀更多
2020-07-09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前陣子,想和家人一起去信義威秀影城看《末代皇帝》,因為預計看電影的前一天正好有事經過影城附近,所以決定先去買票,隔天就不必太匆忙。
閱讀更多
2020-06-24
林芷揚
李小姐近兩個月來總覺得胸口悶,嚴重時甚至呼吸困難,痛的感覺傳到背部, 上網 一查,發現自己的症狀和心肌梗塞好像,相當擔憂。醫師指出,李小姐其實是因為工作壓力導致睡眠品質不佳,長期下來,出現自律神經失調,而引起胸痛。
閱讀更多
2020-06-19
劉黎兒 我年過60,又怎樣?黎兒人生相談室──之十二
Q:我是惠美,今年59歲,孩子離巢,大我5歲多的丈夫剛退休,每天面對面,但是愈看愈無趣。他沒處去,整天黏著我,看著我的言行還要發表意見,實在太討厭了。他一看就知道是退休阿伯,不運動,身上沒有肌肉,穿著邋遢,走在他旁邊都丟人。很羨慕同學會裡,有人可以帶溫柔體貼又體面的丈夫來,真有面子,這比家財萬貫好。回到家裡,看著穿睡衣在客廳無所事事地看電視的老公,只有怨嘆,當垃圾丟掉也不足惜。難道我還得跟這樣的人,過我剩下的人生黃金期嗎?
閱讀更多
2020-06-05
蘿拉.李普斯基, 康妮.柏克
這既不是將問題分門別類,也不是安排事情的輕重緩急,而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最糟糕的結果就是,因為已見證過太多悲劇,只要問題不屬於極端苦難,就認為不重要。
閱讀更多
2020-05-15
小虎文
阿彬叔叔談到,他不是沒有「負面」的時候,只是覺得不需要特意提起。「我覺得我很會『轉念』,負面的事我們聽得還不夠多嗎?生活中總有正向開心的事,把焦點放在快樂上,才有力量繼續走下去。」
閱讀更多
2020-05-12
葛蘭.薩巴帝爾
每個人都想快速致富,或許你做得到,但這本書不能幫助你快速變有錢,而是會幫你加快變有錢的速度。不論你需要五年或二十年去達成你的財務自由數字,遊戲的規則對每個人來說都一樣:少花錢,多賺錢,最小化繳納的稅金,盡可能投資。之前說過,要建立創業家心態,講求的是善用時間,竭盡所能找出賺更多錢的方法。我從二○一○年才開始認真理財,全副心力都放在盡可能用最快的速度賺到一百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三千萬元),以求在未來四十年不必繼續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幾年後,我發現自己有機會在五年內實現目標。但要達到這一點,需要的不只是一個好計畫而已。
閱讀更多
2020-05-08
林芷揚
個性開朗的玉桂姐,多年前在摘除良性卵巢囊腫的手術中,意外發現卵巢癌。得知罹癌的當下,她的內心宛如被掏空, 上網 搜尋到的資訊,也多數將卵巢癌與死亡畫上等號,更讓她每晚輾轉難眠。幸好,經過多方努力,現在的她已經活出全新的生命色彩!
閱讀更多
2020-05-07
李偉文
隨手翻閱一本過期雜誌,看到一位著名社會評論家在文章中說「台灣的離婚率是世界第二高」,嚇了一跳。感覺周遭雖然有離婚的朋友,但好像不太多,不知道該統計是哪一年的或以哪個年齡層為對象。
閱讀更多
21/ 30
第 21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