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4
艾比.施奈德曼, 亞當.賽佛, 吉恩.紐曼
提早計畫,躺平享受。是的,我們終於走到了喪禮這一步驟。本章篇幅超長,為的就是要送你安心上路。以下有一大堆籌備喪禮的須知事項,從決定是否自己準備喪禮,一直到撰寫自己的訃告,無所不包,以確保你走得風風光光。
閱讀更多
2022-05-27
偉文隨筆
擁有好的人際關係是一個人幸福感最大的來源,能夠帶來比金錢更大的滿足,這是許多調查與研究都共同呈現出的結論。
閱讀更多
2022-04-22
吳宜勲(老吳)
自己一開始是抱著想要暴賺,進來市場海撈一筆的心態接觸股市,慶幸在還沒從股市畢業前,就不斷修正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投資的方法有很多種,也是一項耐力賽,個人認為要長期的堅持下去必須了解幾個重點:
閱讀更多
2022-04-20
鍾灼輝
我曾經在一個葬禮中聽過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貴族擁有舉目所及也看不完的土地,一天,他站在自己的田地上,看著其中一個農奴辛勤的工作。他把農奴叫到跟前說:「為了獎勵你的勤勞,我要賜予你一片農田。從現在這裡開始,你所走過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屬於你的,但唯一的條件是必須在日落以前,回到這裡。」
閱讀更多
2022-04-14
鍾灼輝
人生很多時候就像是一場玩笑,老爸在應該清醒的時候失智,卻在失智的時候突然清醒過來。
閱讀更多
2022-04-12
羽茜
失落和遺憾, 往往是一趟旅程的起點; 從這個角度來看, 也有著「破壞」就是重生的積極意義。如果不是因為成長過程中,時常對愛感到迷惘,或許,也就不會有這樣的追尋,更不會進一步發現到,原來自己想要的愛可以不假外求。
閱讀更多
2022-03-18
崴爺
朋友問我對人生有什麼期許?以前的我一定會答「事業成功、賺大錢」,但現在的答案只有四個字:「遊刃有餘」。
閱讀更多
2022-02-22
保羅.多倫
收入本身不會讓你更快樂,但收入使人擁有更多選擇,有更多欲望得以實現。 更多收入表示你可以買更多東西或減少工作量,也可以兩者都要。
閱讀更多
2022-02-11
我年過60,又怎樣?黎兒人生相談室之55
Q:我是美玲,今年49歲,老公50歲,結婚15年,有兩個就讀國中的孩子,一男一女;老公是獨子寡母家庭,還有多位姊妹,婚前他就背負家裡債務,高中畢業後工作奉養我73歲的婆婆至今。我們婚後雖沒跟婆婆同居,但老公堅持不住外縣市,不時回去探望婆婆。兩人親密程度讓我吃味,甚至感覺噁心,像是彼此說話時宛如情人、逛街時牽手;他記得婆婆生日、也清楚她愛吃什麼,常特地買來送去,自己沒空送就要我送,每次家庭旅行非要帶婆婆不可!我抗議多次,但他認為媽媽只有一個,老婆個性與價值觀不同,無法溝通、相處能分開,沒什麼大不了,婆婆的順位永遠在我之上,而且我是可替換的!我跟老公婚後不久就因照顧孩子與起居習慣不同而分床,感情變淡,沒有深度交流,是連肌膚之親都闕如的無性生活。我曾表示應該經營夫妻關係,他卻認為結婚久了,很多人這樣過,反而認為我應拓展社交圈;但我不想夫妻變成室友,沒有被愛的感覺,很痛苦,但老公不在乎,泰然處之。我們到底是否還適合持續下去?老公對我到底還有沒有愛情?還是只剩家人情份?周遭有些朋友婚齡很長,夫妻互動好且很恩愛,難道實情並非表面所見?
閱讀更多
2021-12-14
John Lee
我們不是要看起來像個有錢人,而是要成為有錢人。本書作者John Lee長期活躍於華爾街中心,有「大韓民國最強基金經理人」之稱,以下介紹他認為韓國人之所以無法致富的最主要三大原因。雖然是在說韓國,但對照台灣的現象似乎也驚人相似。
閱讀更多
3/ 9
第 3頁,共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