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7
李易紓
心臟科權威、72歲振興醫院院長魏崢傳出確診消息,第一時間他就發訊給員工,分享自己是輕症、但喉嚨發炎、痛到連喝水都沒辦法,魏崢因為憂心不少員工染疫不舒服,因此寫下400多字的簡訊,提醒三大重點以及8種容易下嚥的食物、3種能舒緩的藥物,希望能染疫的人都能夠早日康復。
閱讀更多
2022-05-15
謝政言醫師
編按:刷牙是每天要做的事,許多人從小刷到大,但你真的確定自己刷對了嗎?刷牙的目的,在於清除牙菌斑、減少牙結石堆積,降低蛀牙與牙周病的機會,但用錯方法刷牙,不但沒效果,反而可能對口腔造成傷害。到底刷牙常見的錯誤有哪些?刷牙出現哪些警訊該注意?正確的刷牙方法又是什麼呢?
閱讀更多
2022-05-10
郭美懿
50歲的楊太太3個多月來出現了躁熱盜汗、情緒莫名低落的情況,最尷尬是每當腹部出力時,總會不慎漏尿,嚴重困擾她的生活,求診婦產科,才知道這些都是更年期症狀。醫師提醒,更年期女性平日可適度攝取大豆異黃酮、黑芝麻、魚油、維生素D3來保養,若真無法緩解不適症狀,也不要羞於就醫,積極配合治療,才能與更年期和平相處。
閱讀更多
2022-04-28
NOW健康
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近期頻在記者會上推廣社交距離APP,14日更請觀眾,看到朋友除了問他「疫苗打了沒」以外,要多問一句「台灣社交距離APP裝了沒?」強調愈多人安裝,愈有效。
閱讀更多
2022-04-25
優照護
「媽,你這樣痛下去也不是辦法,聽醫師的建議做個手術吧!」我說。 「我不要啦,這麼老了去動手術,我怕受不了啦!」媽媽因為退化性關節炎,行動不便,走路都要忍著痛,雖然有去醫院治療,但始終沒有明顯改善。半年多以來,醫師一直建議她做 人工 髖關節置換手術,她卻堅持不肯,一方面對手術有莫名的恐懼,一方面是不希望家人為了照顧自己而請假。
閱讀更多
2022-04-18
謝政言醫師
缺牙的原因有許多種,包括外傷、咬到硬物使牙齒斷裂,或口腔清潔習慣不佳,產生嚴重齲齒(蛀牙)、重度牙周病;而中老年人因機能退化、慢性疾病等,也可能使牙齒掉落。許多患者認為缺牙不補,只要習慣就好了,但長期缺牙不但會使齒槽骨嚴重流失,造成臉部外觀凹陷,且會使飲食受限,使營養攝取不均衡,造成全身性的健康問題。
閱讀更多
2022-04-08
NOW健康
看片追劇、打電動都離不開手機,近期《華燈初上》即將出的第3季,讓許多劇迷狂敲碗,「誰是兇手」更是討論度不斷。然而追劇的同時,眼科醫師也提醒,現代人高度依賴3C產品,加上高度近視年齡層下滑,導致原本好發於55歲以後的白內障可能提早生成。
閱讀更多
2022-04-08
照護線上
50多歲的張女士是一位音樂老師,在年輕的時候接受過近視雷射手術,視力可以達到1.0,但是年紀增加之後,老花眼的狀況越來越明顯。看遠處很清楚,但在幫學生上課時便需要戴上老花眼鏡,外表還保持得很年輕的她非常無法接受學員們的竊竊私語「原來老師已經老花了」。
閱讀更多
2022-04-07
郭美懿整理
現代 人工 作壓力大,常導致排便不順,甚至形成便秘,只好求助偏方或乾脆使用軟便劑。但營養師提醒,解決排便不順問題,最健康的方法還是從飲食著手,可攝取4大類幫助「順暢」的食物。
閱讀更多
2022-04-01
照護線上
「醫師,我的眼睛好乾、好澀、很容易疲勞!」80歲的張女士從年輕時就有乾眼症,隨著年紀增長,眼睛乾澀的狀況越來越嚴重,每天都得點幾十次 人工 淚液,但是眼睛依然非常乾澀。
閱讀更多
20/ 30
第 2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