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1
小虎文
李春杏說所謂的善終或是舒適照顧,都是「你要做,好事才會發生」,要接地氣、動手做;而當好事發生,就像是善的循環,病人用生命教她人生功課,她又轉而將愛繼續傳遞。
閱讀更多
2020-04-23
傅恪恩
住慣南部的老公,面對動輒7、800萬起跳,坪數卻只有1、20坪的台北房屋,充滿了怨言,「我覺得,我們還是要買透天比較好」老公這樣說著。
閱讀更多
2020-04-22
珍妮佛.彼崔格里利
希爾克和謝爾蓋相遇並相戀,正好是他們面臨第三次轉變的時候。就像希爾克所說,他們都開始思考自己在人生的下一個階段,想要成為怎樣的人。
閱讀更多
2020-04-19
湯姆士‧史坦納
練習的心境有助於穩健處理棘手的問題,使效益最大化的同時,也能應對負面情緒。換言之,不僅能讓內心平靜安然,還能事半功倍。
閱讀更多
2020-04-14
林芷揚
「我覺得中年人這麼努力打拼,卻因為一些人生的議題沒有解決,受困在裡面,沒辦法享受中年應該要有的成果,好可惜。」陪伴父親走過癌末與臨終的林靜君,40多歲時毅然轉業,從記者轉為諮商心理師,並專注於成人諮商,因為她深知「一個中年人,會影響一家人」。
閱讀更多
2020-04-13
許皓宜
2010年前後,亞洲陸續出現一連串的食品添加毒物事件,例如,奶粉裡加了三聚氰胺,點心被添加了塑化劑。
閱讀更多
2020-04-09
崔仁哲
每個人對人類的本性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相信 人性 本善,他們並不會以警戒、冷漠與懷疑的態度,去面對做善事的人,而是給予支持、尊重與溫暖的鼓勵。
閱讀更多
2020-04-08
林芷揚
COVID-19(武漢肺炎)席捲全球,人心惶惶,許多民眾都出現恐慌、焦慮、甚至憂鬱的「壓力症候群」。醫師提醒,除了戴口罩、勤洗手、減少感染源的暴露之外,提高個人的免疫力也成為防疫關鍵;而免疫力和人體身、心、靈的健康都有密切關係。
閱讀更多
2020-03-27
鄧惠文
解決問題,該從溝通開始。以為溝通就是「邀請對方表達感受」,但對方彷彿比死掉的蚌殻還硬,怎麼也不肯打開心房……
閱讀更多
28/ 30
第 2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