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代謝性疾病

顯示第 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2

9天連假胖3公斤、卻只排便一次!「腸漏症」害免疫失衡、毒素跑全身…醫4招改善腸道健康、不便秘

tCol 2025-02-17

郭美懿

9天連假胖3公斤、卻只排便一次!「腸漏症」害免疫失衡、毒素跑全身…醫4招改善腸道健康、不便秘

現代人工作忙碌、壓力大,加上飲食與生活習慣不佳,容易罹患「腸躁症」,導致腹痛、腹脹、腹瀉、便秘等症狀交互出現,不過便秘不只是腸躁症表現,也可能是罹患「腸漏症」而不自知,日久恐引發急性過敏、食物不耐反應,甚至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潰瘍性大腸炎等自體免疫疾病。

閱讀更多

現在,完成5次起立坐下的時間超過OO秒,代表你有肌少症!

tCol 2024-12-04

NOW健康

現在,完成5次起立坐下的時間超過OO秒,代表你有肌少症!

肌少症在老年人中相當常見,但自我覺察到風險者卻少之又少,許多長輩常因跌倒受傷、骨折,就醫後才發現罹患肌少症,但這一摔恐慘賠了健康。重仁骨科醫院梁峻銘醫師表示,醫院中常見老人跌倒後導致長期臥床,這樣不僅慢性病容易上門、肺部感染風險提升,未來1年死亡風險恐高達20%。若不希望人生餘命的最後10年躺在床上被照護,那就一定要及早透過飲食、運動等習慣,保有身體日常生活功能自如狀態,預防肌少症發生。

閱讀更多

失眠人口暴增17%!醫揭「3大類型」是你嗎?補充4營養素助眠,6招擺脫睡不著

tCol 2024-11-29

蔡曉萱 整理

失眠人口暴增17%!醫揭「3大類型」是你嗎?補充4營養素助眠,6招擺脫睡不著

現代人普遍面臨睡眠品質不佳的問題。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22年調查,自疫情以來,對睡眠品質不滿意的民眾比例增加了17%,失眠症狀更從42.9%上升至59.7%。失眠成因多樣,包括生活壓力、作息混亂、荷爾蒙變化,甚至睡前使用3C產品都可能導致睡眠障礙。醫學上,失眠症的定義是每星期至少有3個晚上難以入睡,且這種情況已持續至少3個月。

閱讀更多

不是老花眼!視力模糊、顏色變暗…醫揭「白內障」4大警訊:別等「熟透」才開刀

tCol 2024-09-04

蔡曉萱 整理

不是老花眼!視力模糊、顏色變暗…醫揭「白內障」4大警訊:別等「熟透」才開刀

視力模糊不只是老花眼!白內障正悄悄影響許多人的生活品質。專家提醒,及早發現治療,不僅能避免意外發生,更能重拾清晰美好的世界。75歲的劉太太因視力模糊數年,原以為只是老花眼而不以為意。直到某天騎車時發現連路標都看不清,才驚覺問題嚴重。經檢查發現是嚴重白內障,右眼視力甚至不到0.1。所幸接受「微創超音波晶體乳化術」後,視力迅速恢復至10。劉太太感動地表示:「以前在家中行走都常撞到東西,現在眼睛變明亮了,世界終於清晰許多,不用再摸黑過日子了!」

閱讀更多

47%洗腎患者是「糖尿病」引起!作息不規律、吃飯不定時…引發高血糖「5大壞習慣」你中幾個?

tCol 2024-03-26

郭美懿

47%洗腎患者是「糖尿病」引起!作息不規律、吃飯不定時…引發高血糖「5大壞習慣」你中幾個?

台灣因為末期腎臟病而需要洗腎的患者中,有47%是因為糖尿病所引起。糖尿病與洗腎息息相關,長期的高血糖會使腎臟功能受損,若忽略生活中的一些壞習慣,可能讓糖尿病腎病變、洗腎提前找上門。

閱讀更多

嚴控飲食狂健身,為什麼「膽固醇」還是沒降?醫師大推1飲品:有效降血脂、穩定血糖

tCol 2023-11-22

中時新聞網 莊楚雯

嚴控飲食狂健身,為什麼「膽固醇」還是沒降?醫師大推1飲品:有效降血脂、穩定血糖

膽固醇為何降不下來?中醫師李姿宜表示,診間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為什麼已經嚴格控制飲食、積極運動,膽固醇數字卻無法降下來?李姿宜指出,控制膽固醇關鍵是血糖要穩定,因此日常飲食上,要訓練身體有良好的膽固醇環境,喝高蛋白的無糖豆漿跟吃高纖蔬菜能達到效果。

閱讀更多

秋燥皮膚問題尤以濕疹、汗皰疹易復發!中醫治療重養護

tCol 2023-10-17

NOW健康

秋燥皮膚問題尤以濕疹、汗皰疹易復發!中醫治療重養護

近來時序入秋,天氣逐漸轉涼,原有濕疹、汗皰疹的患者也容易復發。若夏天嗜吃冰冷飲食,埋下脾胃虛弱隱憂,到了秋冬季節交替之際,就要小心皮膚疾病的反撲效應。

閱讀更多

突然間「喘不過氣」怎麼辦?醫解析「這些原因」導致呼吸困難,4招緩解症狀:解除空氣飢渴

tCol 2023-06-29

台大雲林分院 黃心怡護理長

突然間「喘不過氣」怎麼辦?醫解析「這些原因」導致呼吸困難,4招緩解症狀:解除空氣飢渴

呼吸困難是一種呼吸不舒服的主觀感受,可能受個人生理、情緒或環境等相互影響而產生,經歷過呼吸困難的人,將其描述為一種對空氣飢渴、胸腔強烈收縮的狀態,最糟的時候甚至會讓人感到窒息、恐慌。當感到呼吸困難時常會同時產生焦慮,這可能會使呼吸困難的情況惡化,保持冷靜,並學習控制呼吸困難的方法將有幫助於改善情況。

閱讀更多

10大癌症殺手》中年後3度罹肝癌,他最後成功根治、活到近80歲!名醫曝:他做到這件事,顯見對生命的珍惜

tCol 2023-06-21

楊培銘

10大癌症殺手》中年後3度罹肝癌,他最後成功根治、活到近80歲!名醫曝:他做到這件事,顯見對生命的珍惜

編按:據衛福部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肝癌為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4位,發生人數為1萬982人;111年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則顯示,肝癌高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為7781人。而不少名人,包括資深音樂人林秋離、藝人蔡頭、香港演員吳孟達、作家金庸、日本設計師三宅一生等,都是因為肝癌離世。肝臟被稱為沉默的器官,許多病患是先病毒型肝炎再肝硬化,接著患肝癌。肝臟慢性發炎會增加肝硬化、肝癌的風險,導致肝臟慢性發炎的原因很多,包括B型肝炎、C型肝炎、脂肪肝、酒精、抽菸、 代謝性疾病 等,若有相關危險因子,便需要定期檢查。「其實肝炎的追蹤,只需要靠抽血與腹部超音波,便利性相當高。」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提醒,「C型肝炎的治療也很簡單,療程僅8週或12週,副作用低、治癒率高達98-99%,大家一定要把握治療時機!」(原文刊載於2022/3/11,更新時間為2023/6/21)

閱讀更多

流感、新冠肺炎、過敏性鼻炎…呼吸困難怎麼辦?台大醫解析6種病因:呼吸喘就看「這一科」

tCol 2023-03-22

郭美懿

流感、新冠肺炎、過敏性鼻炎…呼吸困難怎麼辦?台大醫解析6種病因:呼吸喘就看「這一科」

新冠疫情趨緩,指揮中心也大幅放寬口罩令,不過流感等呼吸道病毒仍持續於社區活動,光是上週(3/14~3/20)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就高達47,009人次,預估要到清明節之後、4月中旬才能脫離流感季。無論是流感、新冠肺炎、過敏性鼻炎,都會有呼吸困難的症狀,一旦覺得呼吸卡卡、甚至喘不過氣來,是不是就要趕快就醫呢?如果想看醫生要掛哪一科?又可能是罹患什麼疾病?

閱讀更多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