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信仰

顯示第 11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99

98歲空中英語創辦人彭蒙惠逝世!來台74年奉獻一生:天天工作不退休,心在台灣「身後一切全捐」

tCol 2024-08-07

胡肇芳 整理

98歲空中英語創辦人彭蒙惠逝世!來台74年奉獻一生:天天工作不退休,心在台灣「身後一切全捐」

空中英語雜誌創辦人彭蒙惠(Doris Brougham)在8/5生日過後的隔天傍晚去世,享耆壽98歲。她出生於美國,1962年創辦「空中英語教室」,是許多台灣人學習英文的共同記憶,早年民眾得守在收音機旁聽彭蒙惠上課,教導台灣3代人學習英語,彭蒙惠已跟英語學習密不可分。2023年,前總統蔡英文參訪空中英語教室,將台灣護照交給彭蒙惠,歡迎她正式成為台灣人,並感謝她對台灣的貢獻。為台灣奉獻73年的彭蒙惠,在遺囑中特別交代「把所有一切全捐出」。前總統蔡英文也在臉書悼念,她表示,彭蒙惠老師在台灣,一待就是超過70年。她不只看見台灣人的需要,也在這裡落地生根,奉獻她的一生,幫助台灣人學習英語,為台灣帶來福音。蔡英文表示,今年4月,是最後一次與彭蒙惠老師見面。每一次見面,她都會說:「我常常都為你祈禱」。謝謝彭蒙惠老師,總是在她遇到困難與挑戰時,為她帶來許多溫暖以及鼓勵。彭蒙惠老師曾經說過:「心在哪裡,家就在哪裡,而我的心在這,台灣就是我的家」。「彭蒙惠老師,台灣永遠都會是你的家。雖然你離開了我們,離開了心愛的台灣,但是我相信,那美好的仗你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你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你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都為你存留。」其實,彭蒙惠的兩個弟弟已先她而去,然而她並不擔心那一天什麼時候到來。「就像你想出國,要先辦護照,不能直接跑到機場說『我要出國』」彭蒙惠比喻。她說的準備「護照」就是指 信仰 。「萬一遇到車禍、地震這些意外,最後一秒才說『我想上天堂』,恐怕來不及。如果準備好,任何時間去都沒有問題。」

閱讀更多

當生命從「遊樂園」變成「印鈔機」,他放棄一切走上朝聖之路:人生不是比賽,而是自己與自己的關係

tCol 2024-07-23

黃國瑋

當生命從「遊樂園」變成「印鈔機」,他放棄一切走上朝聖之路:人生不是比賽,而是自己與自己的關係

昨夜入住卡爾薩迪利亞德拉庫埃薩,是朝聖之路行走的第17天。由於未按照原定步行計畫,所以路程稍嫌短。今天要到薩阿貢,二十五公里,路上時我回想起西班牙長者,躡手躡腳踏在冰涼的地板上,來到我床邊把手機遞到我眼前,谷歌翻譯顯示:「在這條路上,跟你們有過一段交集是我旅途中的快樂(pleasure)。」當時天未亮,我卻感覺室內陽光普照,我深深擁抱他,身體貼合,跟他說Buen Camino(一路平安)。表達心意,這才猛然想起,我未曾預料在此鎮過宿,要不是傑伊鬧肚子,我們會繼續前行,就錯過與西班牙長者一聚,也不會有「晨光中的感動」。

閱讀更多

50%獨居四十歲男性不吃早餐!營養學權威:不吃早餐+睡眠不足,是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

tCol 2024-07-16

柴田重信

50%獨居四十歲男性不吃早餐!營養學權威:不吃早餐+睡眠不足,是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

有人主張早餐要吃得像皇帝,卻也有越來越多人認為「不吃早餐好處多多」。現代人不比我們的老祖先,必須一大早出門耕種、狩獵,費心張羅一天的食物,如今我們成天坐在電腦桌前,出門有車代步,就連走路的機會都很有限。因為這樣的生活型態,讓不少人大聲疾呼,一天吃足三頓飯,根本是不合時宜的守舊觀念。

閱讀更多

照顧失智夫10年至離世,她走出傷痛活出無憾人生!參加讀書會、90歲獨自旅遊:「我為我自己而活」

tCol 2024-06-11

學老誌/鍾佩芳、凃奕豪,蔡曉萱整理

照顧失智夫10年至離世,她走出傷痛活出無憾人生!參加讀書會、90歲獨自旅遊:「我為我自己而活」

編按:在退休後,曾任職於調查局的施淑梨經歷了照顧失能老伴和喪偶的過程。她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全心全意地照料著因中風、失能和失智而需要特別照顧的伴侶。於她而言,這段旅程並不僅是一場令人措手不及的挑戰,更是一場對愛與承諾的實踐。正因如此,施淑梨始終保持著樂觀和堅定的態度。她認為生命的旅途就是盡力去實現內心所渴望的,而她走過的每一步都讓她感到圓滿,沒有留下任何遺憾。

閱讀更多

罹帕金森症15年,他從「不會死、不好活」到完成環球一周夢想:就算得病,也要當第1名的病人

tCol 2024-05-16

郭美懿

罹帕金森症15年,他從「不會死、不好活」到完成環球一周夢想:就算得病,也要當第1名的病人

與程忠平約在商場裡的咖啡館見面,72歲的他雖然腳步略微細碎,步伐卻很堅定,看不出已與帕金森氏症共處15年。「這個病不會死,但也讓你不好活!不過就算得病,我也要當第1名的病人!」他笑呵呵地說。從57歲確診至今,他始終沒向病魔屈服,靠著運動與家人支持,並配合積極治療,不僅保持生活如常,去年更與妻子完成環球一周之旅。他說,即使得了帕金森氏症,依舊能找到生活的目的與意義,「不是為了苟延殘喘活著,而是有目標、有被需求的活下去!」

閱讀更多

黃永松的《漢聲》人生 用一根線拉動一整片天空

tCol 2024-03-04

陳亭均

黃永松的《漢聲》人生 用一根線拉動一整片天空

《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因肝昏迷入住加護病房多日,周一(3/4)離世,享壽80歲。作家好友楊渡在臉書上發文證實,黃永松是在凌晨4點30分辭世。楊渡說今天早晨接到黃永松兒子的簡訊,說父親因肝昏迷住在加護病房多日,週日原本想移到安寧病房,但因怕身體無法承受而未移動。「我總感覺,永松兄是來這人世修行的神仙,修行圓滿了,要回去天庭。他為世間的神佛廟宇做了那麼多事,為民俗藝術的保存,奉獻那麼多心血,為文化的傳承創新,貢獻一生,我相信,天上神佛都會看顧著他的。」楊渡說,黃永松是民間工藝、表演藝術、民俗文化、廟宇建築、古蹟保存、歷史真相等的傳承人,也是守護神,如今,守護世間的神仙,功德圓滿,要回去天庭了,願天上神仙一起來守護他,伴著他遠行。《漢聲》雜誌辦了近半個世紀,它用細琢精雕的方式,完成了「福建土樓」、「貴州蠟染布」等,一篇又一篇,驚人的文化報導,受到了《時代》雜誌、BBC等國際媒體的肯定。黃永松,這位替「中國結」命名的老人,至今還提著鍬,在文化土壤上掘著,他說,他是拉風箏的人,想「傳」,也盼著人「承」。(原文刊載於2017/11/29,更新時間為2024/3/4)

閱讀更多

48歲熟女嫁小一輪老公,「年齡差」成差距…其實無關年紀,「培養享受性生活的自己」不委屈

tCol 2023-12-07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02

48歲熟女嫁小一輪老公,「年齡差」成差距…其實無關年紀,「培養享受性生活的自己」不委屈

Q:我是琴芳,今年48歲,3年前才結婚,老公才35歲,我們是在基督教會相識,有共同的 信仰 ,我信主已20年,他則是3年。我先生正值壯年,但我無法滿足他,他以此為由搞失蹤,還花錢找女人,我該怎麼辦?我先生是非婚生子,他早年也未婚生了2個孩子,因女方劈腿而分手,孩子跟著媽媽,從出生到今沒見過面、也未聯絡,只從臉書得知孩子近況。由於結婚時我已更年期停經,因此決定婚後不生,先生也同意;而我們都是上班族,他每月的薪水都交給我管理。或許他從小跟著爸爸,母親又在他國中時過世,母子只見過3次面,所以他沒享受過母愛,一直喜歡姊姊型的女人照管。他說繼母不喜歡他,所以跟哥哥被送回花蓮阿嬤家住,父親有時生氣揍他,他就翹家,因此渴望有個溫暖的家庭,而我在單親家庭長大,也是同樣想法!但現在我們卻與溫暖家庭漸行漸遠,因為每次吵架,他就離家出走、不接電話,回家才說他需要在外清靜,也等我情緒冷靜下來。我承認以前吵架時會一直要他說清楚,造成他的壓力,但今年5月有次吵架,我一氣下提出離婚,他就3天不回家,後來更發現他付錢約女人,而對方是個17歲單親媽媽,還因此被警方約談。對此他跟我道歉,我也原諒他是初犯,但前陣子發現他透過手機找情色按摩,也是找姐姐型,雖然沒約成,我也沒戳破,但他察覺到我的反應,又離家近一夜,報警後才在家附近的墳墓區找到他。對這件事他沒道歉,甚至拒絕討論,我說要談,他就情緒勒索我!因為更年期緣故,我不想行房,已經無性半年。前幾天,我就這方面的虧欠道歉,他也同意陪我去婦科看醫師,我問他0到10分愛我幾分?他毫不考慮說愛我10分。雖然他表示愛我,但我無法接受他花錢找女人或離家出走,回家還不能問去哪裡?他曾說因為與家人不親密、一無所有,所以才會這樣做。面對這樣的人格,真的很累,宛如不定時炸彈般。我已失去對他的信任,深怕下回又有什麼事,讓我措手不及。我也擔心跟他道歉,會不會讓他變本加厲?真不知該不該繼續這婚姻?

閱讀更多

兒子要結婚卻不想搬出去…她苦惱「我不想再當媳婦了!」過來人忠告:婚姻裡不能省的2筆錢

tCol 2023-12-07

尚瑞君

兒子要結婚卻不想搬出去…她苦惱「我不想再當媳婦了!」過來人忠告:婚姻裡不能省的2筆錢

當了媳婦,我們會增加許多角色與關係,想把這些複雜的事變簡單,就要在房子跟孩子這兩件事上考慮清楚,如果沒有先與另一半達成共識,不但會影響婚姻的品質,也會干擾到身心的自由度。

閱讀更多

人生最後一哩路自己作主!「預立醫療」僅6.2萬人簽署,諮詢費將納健保給付:明年有機會上路

tCol 2023-10-16

聯合報 記者沈能元

人生最後一哩路自己作主!「預立醫療」僅6.2萬人簽署,諮詢費將納健保給付:明年有機會上路

四年前台灣制定亞洲第一部「病人自主權利法」(病主法),衛福部最新統計,迄今僅有六點二萬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意願書」,三點九萬人願意安寧。為提高民眾意願,衛福部長薛瑞元昨公布三大措施,其中最快明年起,由健保支付每小時二千至三千多元諮詢費。

閱讀更多

沒有鹽的鳳梨,是母親嘗到的最後滋味…美食作家嚐盡百味卻不忍再吃一次:我一直後悔那天太粗心

tCol 2023-09-28

韓良憶

沒有鹽的鳳梨,是母親嘗到的最後滋味…美食作家嚐盡百味卻不忍再吃一次:我一直後悔那天太粗心

晚春時節,鹿特丹露天市集的水果攤濃香逼人,金髮披肩的攤販中氣十足地喊著:「ananas,zoete ananas,lekker(鳳梨,甜鳳梨,好吃)!」隨手遞來一盤切好的金黃色鳳梨,請我試吃,我微笑著搖搖頭,婉拒她的好意。4年了,我還是不忍再嘗一口鳳梨的滋味。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