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6
郭依瑄
曾在外商公司做到台灣區總經理的Ivy,有著典型的處女座個性,總是追求效率、精準,追根究柢。但退休後的生活,不只讓她的人生觀有了180度大轉變,也讓她回頭審視人生、放下那些令人懊悔的過錯,重新活得圓滿,到底她是如何辦到的呢?
閱讀更多
2019-03-19
安寧照顧基金會
歷經生與死的層疊交會,方念華如今想來,心中仍有對至親的不捨,然而在陪伴母親走過人生最後一段旅程的路上,盈滿她心中的,除了悲傷,更多的是學習、感觸,以及無盡的感謝
閱讀更多
2019-03-19
安寧照顧基金會
面對生命的終點,不管你曾經是誰,每個人都一樣會軟弱和無助,有著相同靈性困擾的問題。過程中要用何種心情來走這條回家的路,端視你如何看待生命的課題。
閱讀更多
2019-03-14
林靜芸
黃老師68歲,典型的老實人。他原本在國中教數學,退休後早上去公園練太極拳,傍晚與鄰居下棋,每星期三與朋友打高爾夫球,過著規律的生活。黃老師節儉,太極拳的養生隊舉辦郊遊,超過300元的他不參加,打完高爾夫球的聚餐超過500元的他也不奉陪,開銷少,銀行裏有一筆存款。
閱讀更多
2019-03-07
城邦印書館
我們看見一個充滿趣味的老人,在讚嘆她保有老去的智慧之餘,峰迴路轉卻見遙遠的前方,是一個氣宇軒昂的旅人,走向她的寬恕之路。
閱讀更多
2019-01-27
我年過60,又怎樣?-劉黎兒
日本人新春,尤其從大年夜到元旦,乃至大年初三,都有去寺院、神社參拜的習慣,稱為「初詣」。調查顯示,熟年的年齡層有6成必去,20幾歲的只有44%去,20歲以下的則有75%都不去了,可見新春去參拜,求開運保平安的習慣,跟年齡有關。
閱讀更多
2019-01-11
原水文化
編按:「永遠的孫叔叔」、資深藝人孫越雖已離開人世間,但他的愛卻永存我們心中。孫越一生演過200多部電影,榮獲兩座金馬獎,1982年在《搭錯車》中演活啞巴叔叔,賺人熱淚的演技讓他獲得第20屆金馬影帝,可以說有名有勢又有錢。但是他竟然願意在當紅之際,放下一切功名利祿,成為終身義工,他最賺人熱淚的一句話,「只見公益,不見孫越」,多少可以了解他的生命意義就是要去「造福別人」,而不要只為自己的利益生存。
閱讀更多
2018-12-27
圓神書活網
我們的生活,需要互相依靠:衛生、交通、娛樂、商業,都需要互相依靠,彼此交換情感、能力與資源。但在依靠與交換的時候,我們並不需要用我們的各種原則去掐住彼此的脖子。我們可以不用控制人、或被別人控制。我們不用拿自己身上這些紙條,去黏在別人的臉上。
閱讀更多
16/ 20
第 16頁,共 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