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2
布魯斯.葛里森
不再擁有青春體魄,希望重拾往日魅力的中年人看到這一條會很高興。中年開始運動完全不會太晚,可以慢慢做,而且這是重拾運動最好的時機。我們中斷夠久了,想求新求變,也準備好了。身體跟我們疏遠得太久,現在正對著我們耳語:我們復合吧!
閱讀更多
2019-08-05
愛長照
20210402編按:台鐵太魯閣號4/2發生嚴重出軌事件,造成51人死亡、至少178人受傷送醫。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一個個家庭痛失至親,悲痛不已。親人過世,怎麼可能不難過?面對悲傷,生者要用什麼樣的態度?周邊的朋友又該如何陪伴他們度過這場難關?----------------學術界與醫護界稱為「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我認為這是把所有人的正常悲傷情緒當成是有問題或病態,你的悲傷是有問題的才需要被輔導、你的悲傷是病態的才需要被治療。
閱讀更多
2019-07-10
上班族的日常 / 菲女狼
我看過太多小康家庭出身的人,信誓旦旦地說家?不缺這份薪水,但是幾乎沒有人離職超過數個月後沒有找到工作不驚慌失措的。
閱讀更多
2019-07-09
樓中亮預防保健網
如果小孩子挑食我們應該怎麼做?讓他餓幾頓就乖了。那癌細胞呢?當然是讓它活活餓死呀!還客氣什麼!
閱讀更多
2019-06-12
高醫安寧團隊、劉盈慧
退休後我想多一點和人的互動,進而回饋社會,於是進入高醫安寧病房擔任志工。為什麼選擇這裡?
閱讀更多
2019-05-30
許禮安的安寧療護與家醫專欄
據說網路上有一堆人(八成以上)贊成安樂死,可是贊成別人該去死或別人該死,需要什麼資格呢?我覺得這些人都腦袋不清楚,社會大眾加上媒體記者的無知,卻不去思考自己是否夠資格贊成,所以贊成安樂死的人,我要先問:「你夠資格贊成安樂死嗎?」
閱讀更多
2019-05-22
伊甸園月刊
台東是台灣醫療最貧乏的地區。一出了台東市區,在美麗蜿蜒、長達118公里的南迴公路上,沒有任何一間大型醫院。偏鄉居民們就醫路迢迢,使得許多病患在送醫途中即葬送了性命。於是徐超斌發起了興建南迴醫院的計畫,要讓偏鄉的居民也有看醫生的權利。他守護著家鄉,南迴醫院的大夢正一步一步地實現著。
閱讀更多
2019-05-16
醫病平台
聽到自己罹癌,相信每個人都會感到莫大的震驚、受到很大的打擊,想說:「怎麼會是我?」在我們的周遭,癌症實在太普遍了,幾乎可說是一種慢性病,雖不是「絕症」的同義字,但已足夠令人聞之心生恐懼。
閱讀更多
2019-05-08
陳亭均
2021/08/20編按:第32屆金曲獎今天晚上頒獎,「特別貢獻獎」獻給音樂教父羅大佑。羅大佑出道將近40年,唱紅無數經典,像是《鹿港小鎮》、《光陰的故事》、《戀曲1990》等,在社會環境劇烈變遷的關鍵時代,掀起獨特的「黑色炫風」,幾乎是以一人之力,就成就一場中文流行音樂的革命。66歲的羅大佑不太戴墨鏡了,可是,他還是抱著吉他,與歌迷站在一起,雖然有些想法不再那麼篤定,但音樂依然是 信仰 。
閱讀更多
2019-04-29
黃鼎殷
哪種人格特質容易罹癌?據我這十幾年臨床上的觀察,我發現癌症病人通常會有某種特定的人格特質,而且這樣的人格特質總是左右著他們的思考邏輯與行動,導致他們很容易陷於某種情境而無力跳脫。
閱讀更多
15/ 20
第 15頁,共 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