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修正

顯示第 9110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279

繳稅和死亡一樣逃不掉!扶養親屬資格怎麼看?親人離世如何申報綜得稅?一文看懂報稅眉角

tCol 2022-06-29

樂透人生─吳家揚

繳稅和死亡一樣逃不掉!扶養親屬資格怎麼看?親人離世如何申報綜得稅?一文看懂報稅眉角

編按:綜所稅申報及繳納期限到6月30日,據財政部統計,至26日仍有1成民眾未完成申報,呼籲納稅人利用網路或臨櫃加開時段儘速完稅。搶搭所得稅結算申報末班車,有哪些應該注意的事項?高中生打工要報稅嗎?扶養爸媽資格怎麼算?親人過世又要怎麼「稅」?

閱讀更多

40歲才開始存退休金,該怎麼做?達人教你:退休前做對6件事,不怕老後沒錢花

tCol 2022-06-24

莉茲.威斯頓

40歲才開始存退休金,該怎麼做?達人教你:退休前做對6件事,不怕老後沒錢花

從前的人只要努力工作,倚賴退休金就可以安享晚年;然而,時代不同了,隨著現代人的生活條件和健康狀況愈來愈好,預期壽命也愈來愈長,最怕的就是,人還活著,錢卻不夠用!到底該存多少錢、該做哪些規劃才能安然退休?全美NO.1的線上理財作家莉茲·威斯頓,能給我們最好的建議。

閱讀更多

商家總有讓你錢飛到他們口袋的能力,而你變愈來愈窮!50歲後聰明購物6大方法,拒當下流老人

tCol 2022-06-09

史威加‧貝爾格曼

商家總有讓你錢飛到他們口袋的能力,而你變愈來愈窮!50歲後聰明購物6大方法,拒當下流老人

廣告商們承諾:只要你穿上某個品牌的衣服,或者使用新款的洗髮水,戴上某位知名演員戴過的同款手錶,你的人生從此就會不同。這些大量廣告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相信,只要購買了這些商品,我們的人生就會不一樣!可是在現實生活中,這是一個精心策劃的瞞天大騙局,唯一目的就是掏走你口袋裡的錢!

閱讀更多

 工作遇瓶頸、健康亮紅燈,像不定時炸彈?小心壓力破表,注意4面向避開「中年危機」

tCol 2022-06-08

千里淳風

工作遇瓶頸、健康亮紅燈,像不定時炸彈?小心壓力破表,注意4面向避開「中年危機」

確實,我們的社會一直有股聲音,鼓勵大家「做自己」。「做自己」當然是好事,但我常想,大家真的知道如何「做自己」嗎?其實,這件事比想像中還難。

閱讀更多

他買人生第一間預售屋,看到房屋稅1.5萬傻眼!房價差不多、稅金卻高3倍,全因這「3條件」

tCol 2022-06-08

中時新聞網 葉思含

他買人生第一間預售屋,看到房屋稅1.5萬傻眼!房價差不多、稅金卻高3倍,全因這「3條件」

日前新竹地區一名年輕首購族,購入人生第一間預售屋,收到稅單後才驚覺今年房屋稅要繳約1.5萬元,但詢問周遭朋友,房價差不多的一間新北市中古屋,房屋稅竟只要4000餘元,兩者有3倍多的差距,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提醒,「新高大」是導致房屋稅負擔增加的主要原因。

閱讀更多

手握1490張0050的大戶傳奇:鐵工廠老闆一場重病,隔壁床老先生傳授投資秘技,賺到上億身家

tCol 2022-05-31

陳韋翰

手握1490張0050的大戶傳奇:鐵工廠老闆一場重病,隔壁床老先生傳授投資秘技,賺到上億身家

編按:資深專職投資人陳韋翰,擁有超過16年的代操與教學經驗,這讓他有機會接觸超過3,000名來自各行各業的大股東、法人、主力與散戶,他發現,這些隱身在你我周遭,低調且毫不起眼的億萬富翁,其致富之道,皆源自於他們共同擁有的「不缺思維」。(原文刊載於2022/5/21,更新時間為2022/9/11)

閱讀更多

50後,多久沒有跟朋友秉燭夜談?李偉文:每次聚會慢下腳步交流,豐富自己也豐富別人

tCol 2022-05-27

偉文隨筆

50後,多久沒有跟朋友秉燭夜談?李偉文:每次聚會慢下腳步交流,豐富自己也豐富別人

擁有好的人際關係是一個人幸福感最大的來源,能夠帶來比金錢更大的滿足,這是許多調查與研究都共同呈現出的結論。

閱讀更多

伯伯到處流血、肋骨壓斷,同居人威脅不急救就告你們!社工師:她靠伯伯退休俸,養活中國子女老公

tCol 2022-05-26

Icu醫生陳志金

伯伯到處流血、肋骨壓斷,同居人威脅不急救就告你們!社工師:她靠伯伯退休俸,養活中國子女老公

半夜接到這通電話,我梳了梳頭髮,馬上就趕去醫院。

閱讀更多

3+4、7+7…身邊有人確診,居家隔離到底該怎麼做?一張圖看懂4類對象、7種「檢疫強度」

tCol 2022-05-09

郭美懿整理

3+4、7+7…身邊有人確診,居家隔離到底該怎麼做?一張圖看懂4類對象、7種「檢疫強度」

本土疫情海嘯來襲,隨著政策走向與病毒共存,確診與匡列檢疫強度也不斷滾動 修正 。5/8新制上路後,民眾對「居家照護」、「自主防疫」、「自我健康監測」與「自主應變」等定義往往一頭霧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特別整理圖卡,帶大家看看自己究竟屬於哪一類對象?如果確診或被匡列,又該怎麼做?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