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2
NOW健康
近日天氣多變、早晚溫差大,皮膚病症往往在此時更容易發作,中醫理論中的六邪,「風寒暑濕燥火」都是引起生病的原因之一,以濕疹來說,去除暑氣之外,風寒濕燥火皆為引發的因素,針對濕疹容易上身、發作特性,歸納原因包括居住環境、個人體質和飲食習慣有關。
閱讀更多
2020-12-18
李易紓
現代人生活節奏較為快速、工作壓力大,飲食精緻化、熬夜吃消夜等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越來越多人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常見症狀除了典型的胸口灼熱、胃酸逆流之外,胸痛、吞嚥困難、咽喉有異物感、咳嗽、清喉嚨、脹氣打嗝等症狀,都有可能是胃食道逆流的表現。
閱讀更多
2020-12-14
李易紓
秋冬的氣溫變化大,血壓高低起伏不定,成了腎臟的隱形殺手!人體的腎絲球是非常敏感的構造,血壓忽高忽低所造成的壓力差,往往容易讓腎絲球質接受到機械性的損害,引起血管硬化,讓腎臟過濾淨化血液的功能變差,也就是「高血壓腎病變」,要保護腎臟,首要控制血壓。
閱讀更多
2020-12-04
吳明珠
養生融入生活之中,才能達到最高效益,在我們吃的部分,其實有很多養腎的食物,只要每天融入一些,調整食譜,加一些進到料理來,也能吃出好腎氣。補腎的食物非常的多,而且都是隨手可得,經濟又實惠,只要每天變化料理方式,就能吃出好腎。而補腎食材首選第一便是黑色食物,中醫認為,色黑者入腎,黑色屬水,水走腎,想要補腎可多吃黑色食物。
閱讀更多
2020-08-24
林芷揚
時序已從夏季進入初秋,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剛過,代表暑氣終止,天氣開始逐漸轉涼,雖然白天還是很炎熱,但夜晚已漸漸偏涼。中醫師表示,隨著陽氣減少,不少人近期都覺得身體重重的,出現疲倦、頭暈、頭脹、腹瀉、胃口不好甚至起濕疹,都是長夏濕氣未排出體外所引起的症狀。
閱讀更多
2020-06-10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人越老,骨越鬆,人體骨質在20~30歲達到最高峰。女性35歲,男性40歲之後,骨質流失的速度開始大於生成的速度;女性更年期過後,骨質流失更快。
閱讀更多
2020-05-26
林芷揚
燥熱、盜汗、熱潮紅、情緒不穩都是更年期的常見症狀,此時應尋求西醫或中醫治療較為妥當?西醫主要以荷爾蒙藥物來減輕更年期症狀,但不建議長期使用。建議民眾可搭配中醫治療,配合日常生活調理,遠離更年期不適。
閱讀更多
2020-04-16
林芷揚
一名已婚女性常自覺下體搔癢,伴隨黃色分泌物,更令她難為情的是,偶爾還會有氣流從陰道裡沖出,甚至伴有響聲,類似肛門放屁一般,但是並沒有難聞的氣味。由於這種情況令她非常尷尬,因此前往中醫門診看診。
閱讀更多
2020-03-27
華人健康網
更年期一定得承受失眠、盜汗之苦?1名48歲的女性近年來常出現心悸、臉部潮紅、燥熱及易流汗等症狀,尤其夜間更是明顯,睡眠品質也因此大受影響。而近來失眠狀況更是日益嚴重,常需依賴安眠藥才能入睡;且時常莫名憤怒、憂鬱、煩躁不安,看什麼都不順眼。
閱讀更多
4/ 11
第 4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