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9
郭美懿
夏日午後,Silvia像一陣疾風走了進來,削肩上衣露出她結實的二頭肌,一坐下便忙不迭翻出手機相簿,秀出才練不到2個月就成功的引體向上成果。60歲的她燦爛如花,讓人難以想像僅僅1年前,她仍深陷憂鬱,掙扎著離開因第三者介入而走味的婚姻。
閱讀更多
2022-07-28
陳晉興、梁惠雯
陳斐紅(五十五歲)家中長女,於二○一七年健檢時意外發現肺部異常,追蹤一年後開刀切除。因著自己的案例,提醒親友接受LDCT篩檢,不料,家族中包括三位手足、甚至手足的另一半,以及最晚發現的父親,其實身上都已有肺癌病變卻不自知。幸而家人都發現得早,均獲得適當治療、穩定控制。
閱讀更多
2022-07-27
整合傳播特別企劃
2012年8月3日深具日系風韻的「大倉久和大飯店」開幕至今,即將邁入第拾年!在熙嚷往來的城市中打造一方棲心綠洲,秉持品牌精神「Best A.C.S.」(The Best Accommodation, The Best Cuisine, The Best Service),提供最好的設施、最佳的料理及最棒的服務,並連續三年榮獲米其林住宿推薦、館內兩家餐廳米其林餐盤推薦、遠見五星服務獎肯定,及旅遊網站顧客滿意度一致好評;8月起推出多項優惠感謝各方長久支持愛顧!
閱讀更多
2022-07-11
林靜芸醫師
阿菜是47歲的職業婦女,有兩個小孩。她與丈夫的兩份薪水,光是應付一家四口的開銷就很吃緊。阿菜不敢有任何個人花費。她長期坐辦公室,下班忙家務,經常腰痠背痛。同辦公室的同事流行上 健身房 運動,單身的小郭還請個人教練作重訓。他們除了變瘦,身材變好,氣色紅潤以外,還宣稱人變靈活,慢性疼痛消失。阿菜打從心底羡慕。
閱讀更多
2022-06-22
郭美懿
知名作家楊渡的女兒、《ELLE》總編輯楊茵絜,傳出6月21日凌晨因心臟衰竭辭世,楊渡今天(6/22)在臉書寫下悼文,感謝女兒「從小到大給我這麼多的快樂。妳帶給我成長的喜悅,勝過天地間一切。」並表示此後,只能帶著女兒交付的功課,「流浪死生,學習走下去」,一字一句讓人同感傷悲。
閱讀更多
2022-06-22
媽媽經編輯部
人從出生就開始在學習死亡這件事,這是一門很難修的人生課題,沒人能逃得過。因此人生要學習在適當的時候放手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生離死別這門必修課。
閱讀更多
2022-05-20
粉圓妹
最近有網友說我不買房是魯蛇觀點,我看了哈哈大笑,如果43歲擁有千萬退休金的人是魯蛇的話,那全台灣90%的人都是魯蛇了。
閱讀更多
2022-05-16
賈德森.布魯爾
心理學家及治療專家發展出數種戒除壞習慣的策略,從焦慮、暴食到拖延都有。然而,這些方法是否有效,通常取決於個人的基因組成。幸運的是,現代科學可以解答某些古老方法是如何整合舊大腦和新大腦,並打敗壞習慣(無論你在基因方面運氣如何)。不過,首先讓我們回到前面說過的大腦模型。記得嗎?舊大腦會幫助我們生存。除了獎勵型學習,它還有另一招:盡快將學會的東西變成「肌肉」記憶。換句話說,大腦的結構就是要形成習慣,這樣才能把空間清乾淨,用來學習新事物。
閱讀更多
2022-04-21
彭蕙珍
33歲那年,黃育仁暫離薪資優沃的金融業,他決定放自己一個長假。當旅程抵達巴西時,到嚮往已久的知名道館練習格鬥,人生因此意外轉了個大彎。他意識到自己深深愛著這項運動,不想再從事金融業了。「在巴西,我很喜歡他們的生活方式,明瞭人生原來可以有不同的選擇。」放棄年薪600萬工作,投入「零收入」的格鬥手職業賽,他選擇活在當下。儘管不被父母認可,還被離婚,他卻沒有後悔。他引述紐約企業家Gary Vaynerchuk的話說:「做你自己喜歡的事情,該來的就會來!」
閱讀更多
2022-04-14
郭美懿
隨科技便利與生活形態改變,久坐不動的工作型態越來越普遍,但根據美國《內科醫學年鑑》研究發現,每天坐超過13個小時的死亡風險,比少於11個小時者高出200%。只要坐超過30分鐘,患病風險就提高55%,而久坐超過90分鐘者,患病風險更是高出2倍。不僅如此,久坐會提升糖尿病、心臟病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死於心血管事件的機率增加90%,死亡率也增加49%,顯示久坐是造成早逝的危險因子。
閱讀更多
5/ 18
第 5頁,共 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