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7
李蓏昀
提到《家師父一體》這個節目,雖然我不是每一集都會看,但是只要轉到就不會錯過。這個節目是請成員們和師父一起共度一日,從中一窺師父的人生價値觀。某一集,師父請到了演員車仁表。
閱讀更多
2021-02-09
李蓏昀
有一陣子我負責肝臟移植的病人,或許是因為說話對象只有病人的緣故,每次只要進了隔離房,都覺得自己好像也被隔離了。
閱讀更多
2021-02-08
李蓏昀
老實說,我有點懶惰,甚至還會常常忘記要做的事。工作常常「積少成多」,學姊們一下要我幫忙這個,一下要我幫忙那個,再加上本來就屬於我的基本工作,加起來要做的事情總是一籮筐。完成一連串的工作,回到家後我什麼都不想做。明明應該做的事情,卻一點力氣也沒有,於是越積越多,我也就這樣一天、兩天的拖下去。下班回家的我,根本什麼事都沒做。有一天,我看著這樣的自己,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這是在浪費我的人生」,此後我就多了一項信念──想到就馬上去做。
閱讀更多
2021-02-05
李蓏昀
加護病房位於生死交界之處,每天都會面對好幾次死亡。新人時期最辛苦的就是看到有人去世,可能是某個人的摯愛,可能是某個人珍貴的爸爸或媽媽,或是某個人的心肝寶貝。看著家人聽到死亡宣告後痛哭失聲的模樣,我似乎也能感同身受,默默在眼裡噙著淚,做什麼工作都心不在焉。
閱讀更多
2021-02-05
李蓏昀
人們只要哪裡有病痛或不舒服就會來看醫生,尤其來到加護病房的都是有生命危險的人,有的人接受治療,生存意志積極,最後痊癒而歸,有的人則是很遺憾地到了天國。不過,大部分的人來到醫院都會認為:「一切都會沒事,醫護人員一定能把人救活。」可是,醫護人員也只是人,又怎能將觸角伸到神的領域呢?
閱讀更多
2021-01-25
李易紓
不少人都有遇過拉肚子、腹瀉的困擾,時間點往往無法預期,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如果有過於頻繁的拉肚子就要需要留意,有可能是潰瘍性的腸炎!南投一名50歲陳姓男子拉肚子、腹瀉持續數週,一開始就以為只是單純吃壞肚子,直到每天幾乎都在廁所度過,甚至拉出血便,才到急診室就醫。
閱讀更多
2020-12-18
王浩一
這幾年的「共享經濟市場」快速成長,甚至成了潮流。背後的因素很多,其中低經濟成長、IT技術進步都是。另外,現代人對「擁有」觀念也大大改變:需要的東西只在需要的時候借,或者就算買了,只要「不需要了」就會立刻賣出。
閱讀更多
2020-11-20
河泰鎬
理查德.卡爾森( Richard Carlson)在他的著作《別再為小事抓狂》( Don't Sweat the Small Stuff)一書中談到, 為了變得更幸福,須與不完美更親近。不要耗費過多的力氣在小事上,只會白白浪費掉時間。不要被追求完美的不安感所控制,要習慣不完美。
閱讀更多
2020-11-19
塔瑪.強斯基
理查的家人堅持他一定要去接受治療。在金融業任職的他,並非唯一對工作感到焦慮的人,但理查的焦慮嚴重地控制了他整個人。他時時刻刻都處在緊張狀態,總是先想到接下來會有什麼問題,而且他再也無法樂在工作了。
閱讀更多
2020-11-17
林暐鈞
「因為疫情的出現,耽誤了大家,卻也凝聚了大家!」中華普洱茶交流協會理事長許怡先感性地說,他能理解生命的無常,所以珍惜每分每秒,認真投入興趣、過好生活,因此趁著出版新書《跟著老廠長喝茶去》,在上周末(11/14)於大稻埕的新芳春茶行,舉辦了這場以普洱茶品味收藏為題的茶會。在他的號召下,茶會來了不少愛茶的政商、藝文界名人,包括財政部前次長楊子江,富邦媒獨立董事王傑、前萬泰銀行董事長盧正昕,「投資銀行教父」宋學仁、永豐金總經理朱士廷、金融投資家蔡致中、《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海悅廣告總座王俊傑。另外,藝術品收藏家楊思勝醫師、清翫雅集前會長何國慶、藝術圖書集團董事長何恭上、藝術拍賣官陸潔民、紅酒專家前大法官陳新民,也都前來共襄盛舉。
閱讀更多
8/ 12
第 8頁,共 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