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0
四月天
公婆認為只要他們開口,我就會照他們的話做。公公主要使用命令句,婆婆則是用請求句或疑問句,但無論哪一種,我終究都沒有選擇權。要想拒絕公婆的要求,我就必須有非常合理的理由,光靠拒絕一般人的合理程度是不夠的。還有,無論理由是什麼,聽起來又有多合理,對媳婦而言,要說出不按照婆家要求去做的這句話,本身就非常困難。媳婦的角色早已定型,她只能執行婆家的要求,所以「決定做出反抗婆家的行為」的過程,對我和老公來說並不容易。
閱讀更多
2022-03-17
崴爺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之一,就是沒有得到該有的尊重。在這個資本主義的世界,大部分的尊重,都來自於你所擁有的財富。
閱讀更多
2022-03-01
蔡佳芬
在這個講究女性覺醒的時代,我常看到一種類型的女性,她們不只對內要求自己要照顧好丈夫、孩子和整個家庭,對外更要在事業上表現優秀,甚至還要求自己要維持姣好的外貌與身材,彷彿做到最極致、完美,讓別人挑不出一絲毛病,才是個新時代的女性。
閱讀更多
2022-02-18
馬克太太
有些已婚的女性朋友經常向我訴苦,說她們的婆婆很難搞,然後以羨慕的語氣,說道:「還好妳嫁給了外國人!」在她們的印象中,歐洲婆婆就如同朋友一樣好相處,不會有任何婆媳問題。聽完後我仰天大笑!
閱讀更多
2022-01-28
我年過60,又怎樣?黎兒人生相談室之54
Q:我是樹德,今年41歲,妻子44歲,有2個孩子,戀愛結婚17年,有16歲的兒子與15歲的女兒;我是入贅女婿,老婆娘家還算有點財產;最近老婆鬧離婚,目前進入協議狀態,但我不想離婚,岳父岳母即使覺得我沒錯,也還是站在自己女兒立場,覺得想離就離,完全不管我的想法。我跟老婆是5年前就出現歧異,2年前開始爭吵不斷。她非常外向,每天下班後也經常跟朋友喝酒,聽說她喝酒時常說「我是沒老公的人!」深夜不知道人在何方,我打電話都不接,雖然她會說是跟誰喝酒,是不是真的就不知了。老婆喝酒回家就像換了個人,會狠狠打孩子,2個孩子都很怕她,我 出差 時也曾接到孩子們打電話來求救,說會被媽媽打死,或許是我長得還高壯,老婆不會打我,但語言霸凌從來沒斷,她提出離婚後常說「你給我滾出去!」「我把你連人帶物丟出去!」等等!她提出要離婚,我的朋友勸我接受,甚至連她的朋友都說「她都這樣,跟她分手算了。」其實我很小就喪母,跟父親沒什麼感情,當時能和妻子組成家庭,是第一次感受到家庭溫暖,我無法想像離開這個家會有幸福可言,因此不想放棄。我不想離開也是因為孩子,孩子們內心都覺得我是對的,如果離婚孩子應該會想跟我走,只是他們也很怕媽媽,對更換環境或可能有排拒,因此我覺得還是我堅持不離婚留在家裡最好。我自覺結婚後沒做錯什麼事,現在我也盡量多做一點家事、洗碗,改變自己來挽回一切,但老婆很不留情地說:「你多洗一兩個碟子也沒用,最有用的就是你離婚、離開這個家。」雖然跟我老婆常吵架,也常會很恨她,但又很怕她被別人搶走,才在堅持著不離婚,但看來不太能如我所願,老婆離婚意志很強,也沒人站在我這邊,我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2-01-25
陳函謙
編按:曾以一首《心動》紅遍全台灣,歌手林曉培2007年酒駕撞死一名女護理師,遭對方家屬痛斥殺人兇手,被宣判拘役50天、過失致死判處徒刑6個月、緩刑兩年,並揹負800萬的債務,演藝事業毀於一旦。為償還家屬800萬,林曉培轉往港澳發展,狂接活動還債,花了11年時間總算償清。根據《鏡週刊》報導,林曉培好長一段時間都自認是個無價值的人,因為車禍事件後的創傷壓力,導致林曉培躁鬱症一度復發,後來經由藥物治療與家人朋友歌迷以及宗教的支持力量,逐日走出陰霾。她意外地重新連繫上了昔日戰友林世千再續前緣,彼此暢談數日,林世千替她量身打造新歌「交易」,唱出12年來的懊悔、孤單以及重生的信念。雖然復出之路困難重重,但她不放棄希望,坦言「我想唱回來,我會很努力。」本文摘自寶瓶文化《我不是自己的》,收錄《壹週刊》長期最受矚目、百萬人次點擊專欄「坦白講」與「壹號專題」。
閱讀更多
2022-01-19
萬特特
曖昧能否修成正果,或是半路陣亡,看緣分看造化,更看你們兩個人的心意。希望你永遠不要懷疑愛情,因為有問題的是人,不是愛情。你要清醒,那種追一個人追了很久很久的時代,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現在是「成為更好的自己」的時代。
閱讀更多
2022-01-14
萬特特
有的時候對別人說「不」,並沒有什麼關係,因為不讓別人給我們增添負擔是合情合理的。某些會耽誤自己事情的求助,我們應考慮一下幫忙的後果。用恰當的語言,表明你的原則不容越線;用恰當的方式,讓對方知道該適可而止。
閱讀更多
2022-01-05
NOW健康
疫情解封之後,全台路跑活動陸續舉辦,然而,前陣子台北馬拉松賽事卻出現幾名跑者身體不適、甚至出現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現象!醫師提醒,近日氣溫驟降,一旦保暖沒有做好,若高血壓、高血糖未控制良好的民眾,很容易造成心臟、血管的負擔,因此不建議在天冷之際從事劇烈活動。
閱讀更多
2021-12-17
周品均
很多人投入職場之後,才發現自己好像不太適合這個產業或這個職務,尤其是新鮮人的第一份工作,常常不確定是自己還沒上手,或者真的是不擅長、入錯行,應該再撐一下?我認為,應該把時間花在「擅長」的領域,而不是在「吃虧」的地方下苦功。你擅長的事情,其實是很容易進步的,但在不擅長的領域多花十年工,或許你會進步一點,但很可能真的只有「進步一點點」,而且永遠都不會非常出色!
閱讀更多
6/ 18
第 6頁,共 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