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1
陳韋翰
資深專職投資人陳韋翰,擁有超過十六年的代操與教學經驗,這讓他有機會接觸超過3,000名來自各行各業的大股東、法人、主力與散戶,他發現,這些隱身在你我周遭,低調且毫不起眼的億萬富翁,其致富之道,皆源自於他們共同擁有的「不缺思維」。
閱讀更多
2022-04-21
吳宜勲(老吳)
存股對自己而言是不斷進化與修正,選股標準歷經1.0、2.0到3.0版,之後不確定會不會有4.0版,但如同大家熟知的那句話:「這世界唯一不變的事,就是一直在改變。」所以定時檢視自己的投資組合也是必須的。
閱讀更多
2022-03-24
王啓圳, 陳尚宏
一位與世無爭的上班族,有一兄一姊一妹。幾年前因為母親身故而繼承 A 地。這一塊畸零地,1/4 的權利。但是「公同共有」,因為其兄嫂認為遺產分配不均,所以設立條件。倘日後遺產依她的認知分配公平了,這地再改為「分別共有」。
閱讀更多
2022-03-16
溫國信
要買優質的好股票,就要建立「自選名單」,把那些本質優良的股票列入觀察,平時多關注它們的新聞,等待便宜機會出現的時候買進。如果平時對它們漠不關心,即使機會來了你也不會有信心買進,或是買進後也抱不久。如果價格不夠便宜,那就先觀望,股價是會波動的,買進機會很多,不怕買不到。
閱讀更多
2022-02-17
郭美懿
過去任職金融業的「嫺人」,曾揣想也許55歲、兒子大學畢業後退休,展開脫離職場的新生活,未料退休卻提早6年到來,她一夕間從統管4~5個部門、朝8晚9的高階主管,成了一介「閒人」。歷經失落、尷尬與自我調適,她以退休為題開設部落格,分享過來人經驗,期許自己不只是個「賦閒之人」,而能創造價值。
閱讀更多
2022-02-07
溫國信
2011年,臺灣存股教父溫國信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找到雪球股,讓你一萬變千萬》,掀起投資市場一陣雪球股話題。68歲的溫國信多年來他秉持存好股理財的原則,從2005年開始存股,靠著一套存股心法,目前年領股息超過百萬元,即使在空頭時,年獲利平均照樣達15%。
閱讀更多
2022-01-13
獨言(DokGen)
編按:作者1966年出生於日本京都,三流大學畢業後就職食品公司,24歲在母親資助80萬圓下開始投資股票。28歲結婚生子,35歲因妻子外遇而離婚,成為單親爸爸,從可用資產90萬(約22萬新台幣)開始,4年積存1000萬(約250萬新台幣),從此開始起起落落,經歷天堂、地獄再翻身成為2億5000萬(約6250萬新台幣)富豪的致富人生。
閱讀更多
2021-12-27
毅冰
企業的發展一般都有這樣一個規律:許多企業在初創階段,往往充滿活力,但當企業發展逐步穩定後,卻慢慢變得僵化,傾向於維護既得利益和現有優勢,這時企業儘管能繼續發展,但是失去了亮點,逐漸在競爭中變得平庸,並且非常有可能在下一波行業變革時,被後來者趕超甚至淘汰。這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企業抱殘守缺,不捨得放棄手中的利益,做事總是瞻前顧後,導致逐步失去機會。
閱讀更多
6/ 13
第 6頁,共 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