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5
吳淡如
萬事萬物都是投資。這個理論來自於日本知名的財經作家,也是重要金融機關的投資長奧野一成。用你的機會成本選擇一件事來做,就是十足的投資行為。他舉的例子是一個學生參加桌球社,下課後花許多時間練習,最後贏得比賽,這也是一種投資行為。能夠拿來投資的籌碼,不只金錢,還有時間。你投資時間去麥當勞打工,賺取工讀費用,不管是當學費、生活費還是娛樂費,那都是投資行為。
閱讀更多
2023-11-03
金雅拉
我在碰到壓力時自信心會下降,開始對他人察言觀色,然後用挑剔的眼光看待自己。有時候是什麼都不想做,有時候則是什麼都做不了。和平時比起來,我會變得更加無力與倦怠,很容易陷入自我譴責。這種時候,我會意識到「現在的自己需要被讚美」,然後試著運用行為活化的技巧:早上起床後,設定三個足以讓自己體驗到快樂與成就的目標,但不必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
閱讀更多
2023-11-02
吳秀樺, 林惠君
「童醫師,台一線清水彎道發生車禍,我把受傷的人載來了,你趕快看看,」一位計程車司機身上沾著未乾的血漬,口中不斷嚷著,神色緊張地直接衝進童醫院。聽見動靜,穿著白袍的童醫院院長童瑞欽立即起身,馬上帶著護理師與助理跟隨計程車司機衝出門外,大家合力將受傷嚴重的病人抬進診間,準備開刀治療。這是70年代初期,台中沙鹿童醫院經常出現的景況。50年前,那裡還是醫療資源不足 的地方,沒有救護車、沒有推床,因此, 當中部海線民眾發生意外時,為了爭取搶救時間,傷患都是由計程車司機直接送到醫院。「傷患必須包紮、固定好才能移動,這是現在才有的緊急處置觀念,當時大家都不懂,」剛退伍就到台中沙鹿童醫院,幫大哥童瑞欽處理行政庶務工作的童綜合副董事長童瑞龍,回憶起如今看來可能有些難以想像,卻又真實發生的故事。
閱讀更多
2023-11-01
郭艾珊
已忘記是哪一家公司的哪一任主管告訴我們這些新進菜鳥:「你們就是公司的基礎,你們這些基層員工是公司最大的財產!」當時我聽得熱血沸騰,覺得自己的人生從來沒有這麼重要過,工作起來加倍 努力 ,因為我是這家公司的磐石,沒有我的 努力 ,這家公司不會有業績,不會有品牌資產,我非常的重要!
閱讀更多
2023-10-27
金美敬
過去的社會將人生分為三個階段:二十歲至三十九歲為青年、四十歲至五十九歲為中年、六十歲後則為老年。我們把六十歲後的人生稱為「老年」,沒有對這段時間多做計畫,是因為活到八十歲左右,就要離開人世。然而,對於現在介於四十歲至五十九歲的人來說,這種分類方式已失去意義。
閱讀更多
2023-10-26
簡大為
提告、做筆錄、進入偵查,在不斷 努力 下,終於說服檢察官對那個逃跑的業務員發出拘票,而明天就要與被告開庭交鋒,我便約了當事人來事務所進行演練。在國外工作的兒子沒辦法一起來,陳爸只好自己前來赴約。
閱讀更多
2023-10-25
鄭閔聲、何欣潔
編按:76歲國際級大導侯孝賢驚傳疑似罹患失智症正式退休,外媒報導,身邊知情人士表示「他確定不會再拍電影了」,《刺客聶隱娘》可能成為最後一部作品。外媒報導,侯孝賢台北工作室傳出已經關閉,工作人員也已經遣散,報導甚至表示「這消息對台灣本土可能不算太驚訝,但侯導和家人並未作出公開宣佈,可能是想保有隱私。」侯導兒子侯甫嶽發表聲明證實父親先前已經診斷出阿茲海默症,但沒有減退他對電影的熱情,一直到新冠肺炎確診,後遺症連帶病情才先暫停,「這對我們來說是沒有預想過的發展」。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推估,2022年我國失智者人口超過30萬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9成6,預估未來平均1年將增加1萬人,台灣失智症的挑戰越來越大。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神經部張楷杰醫師表示,失智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隨著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其影響和挑戰日益突出。針對廖先生這樣的失智症處理,如何早期辨認、診斷和及時介入將是關鍵。張楷杰指出,許多人前往神經科求醫,主訴是最近常常忘東忘西,擔心自己有了失智症。不過像這樣這麼有「病識感」的人,常常都只是「健忘」,也就是暫時性的短期記憶障礙,可能是因為分心、壓力或睡眠不足所導致,一般來說,健忘的症狀可以隨著休息、放鬆或提醒而恢復記憶。相較之下,失智症是一種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常伴隨著記憶障礙和認知能力的退化。這些症狀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行為產生了明顯的負面影響,常見有5種症狀,一旦發生就要特別注意是否為失智症。1.容易遺忘生活中,食衣住行的點點滴滴2.遺忘曾經擅長的技能。3.溝通與閱讀障礙。4.五感逐漸不靈敏。5.出現幻覺無法自行判斷事物。
閱讀更多
2023-10-25
李雪雯
現年60多歲,即將退休的楊媽媽,有一位近30歲、已婚、育有一個小孩,但目前完全不工作的大兒子;以及一位20多歲,患有身心障礙的女兒。可以這麼說,楊媽媽的一兒、一女,從小到大都沒讓她省心過。
閱讀更多
2023-10-24
劉秀枝
最近接連有兩位同事屆齡退休,回想起我當年擔任科主任時,兩位都還是住院醫師,這才猛然警覺到自己已退休十六年,剛好是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年數。我不禁思索:在這漫長又覺得像轉眼而過的十六年「社會大學」中,除了持續寫兩個專欄文章,希望作為醫病溝通的橋梁之外,七十五歲的我還學到了什麼?
閱讀更多
28/ 30
第 2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