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2
廣告企畫製作
2024年的到來,各種不同的病原體也跟著民眾湊熱鬧跨年,尤其日前寒流接力賽,讓各地醫療單位人滿為患,除了最早大陸引爆的肺炎黴漿菌外,流感、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與新冠病毒等都是感染原。前不久孩童咳了2周後才發現感染肺炎黴漿菌,讓不少家長擔心消停一陣子的肺炎黴漿菌要捲土重來了? 群聚的跨年以及學測倒數,孩子們會不會受到多重病菌夾殺?
閱讀更多
2023-11-27
數位內容部
秋冬季節轉換溫差大,除新冠肺炎、流感患者增加,呼吸道的另一威脅「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也蓄勢待發。肺炎鏈球菌已被WHO列為抗藥性高的「超級細菌」,65歲以上、糖尿病、吸菸、高飲酒量及慢性病都是感染高風險群,衛福部疾管署今(11/27)日起開放1958年(含)以前出生的65歲以上民眾施打公費接種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及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疫苗,呼籲民眾快接種!
閱讀更多
2023-03-02
黃明惠
近期因腹瀉就醫的人數再度暴增!疾管署統計資料,2月第2週就診人次已超過16.5萬人次,先前光是1月8日至1月14日,全國門、急診因腹瀉就醫的人次,也高達13萬9728人次,比去年同期還要高;且這波腹瀉所檢出的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諾羅病毒傳染力強,且容易引發群聚感染,加上農曆春節即將到來,疾管署提醒民眾過年期間與親友圍爐聚餐時,務必留意手部衛生與飲食安全,如有腹瀉情形,待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以後再恢復接觸,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兒科醫師陳映庄先前曾在《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提醒,諾羅只需要少量病毒就能傳播,光是有人嘔吐,而你站在一旁觀看就可能中鏢。(原文刊載於2023/01/17,更新時間為2023/03/02)
閱讀更多
2022-11-16
劉馥寧(芬妮Fannie)
趁著通勤上下班的時間閱讀寫作,原本近十年「滴書不沾」的我,後起直追,兩年之內,讀了超過一百本書,也寫下了破百篇讀書心得,我和好友甚至在社區成立了繪本故事班,為孩子們朗讀豐富有趣的繪本故事。
閱讀更多
2022-09-14
黃明惠
本土確診又上攀至5萬例以上,是自6/23後的新高紀錄,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示警,今年冬天新冠肺炎和流感很有可能會同時爆發,「與病毒共存的第一個冬季,真的不會太好過。」
閱讀更多
2022-07-05
郭美懿
52歲的張姓男子染疫後在住家3樓自行隔離,太太和2名子女則住2樓,全家戴口罩、 勤洗手 、狂用酒精和漂白水清消,全程零接觸,但隔離3天後家人還是確診。醫師詢問一輪後,發現問題可能出在空調!由於天氣熱,張男緊閉窗戶開冷氣,反而讓病毒在空氣中停留,並從3樓擴散到2樓,成為防疫破口。
閱讀更多
2022-06-26
郭美懿
台灣首例「猴痘」個案現蹤,由於對猴痘病徵、傳染途徑陌生,讓不少民眾感到心慌。對此皮膚科醫師蔡逸姍在臉書發文,以一張手繪圖解釋猴痘症狀、病程,提醒猴痘紅疹會從「平面」、「凸起」、「水泡」、「膿包」依階段發展,直到「結痂掉完」才沒有傳染力。
閱讀更多
2022-06-25
郭美懿整理
猴痘已在全球48個國家擴散,迄今通報超過3200例,而繼新加坡、南韓之後,台灣也在6月24日出現首例境外移入個案,為台南一名25歲本國籍男性,過去半年在德國留學,16日入境後,21日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紅疹、鼠蹊部淋巴腫大等症狀。目前已匡列20位密切接觸者,需健康監測21天。
閱讀更多
2022-06-17
udn聯合新聞網
台南市歸仁區詹先生一家四口人,詹妻和二個幼女先後感染新冠肺炎確診,詹先生全副武裝,戴起N95再套上兩只醫用口罩和護目鏡,照三餐用酒精拖地,每天輪番在客廳、房間清消5次,病毒共存14天仍全身而退,令親友嘖嘖稱奇。
閱讀更多
2022-06-15
郭美懿
台中一位35歲女老師3個月前感染新冠肺炎,痊癒後卻留下疲倦後遺症。不但爬樓梯感覺吃力,就連授課也不若過去有活力,講個10、20分鐘就「凍未條」,只好趕緊求助中醫,經中藥搭配食療調理後已恢復7~8成肺活量,無須使用「小蜜蜂」講課。
閱讀更多
2/ 16
第 2頁,共 16頁